学研动态

本科毕业论文写作-三位一体质量保障模式探索

2013年10月04日 | 作者: admin | 分类: 学研动态

本科生毕业论文写作质量下降问题已经引起了许多学者的关注。对于如何提高本科生毕业论文写作质量,学校、院系、指导教师、即将毕业的学生,各有苦衷.到目前为止,尚没有一套行之有效的改进措施。在总结前人研究成果和自身教学探索的基础上,我认为,实行低年级课程论文写作训练模块、《学术论文写作指导》课程模块、毕业论文写作过程指导模块“三位一体”,以研究方法和理论类课程及《文献检索与利用》、《中文工具书使用》等课程为辅助手段,以大学生科研立项、毕业生论文评优为激励措施的质最保障模式,可以有效缓解目前本科生毕业论文写作面临的尴尬局面。

一、课程论文写作训练模块课程论文是本科生在教学计划规定的某一门专业课程的学习过程中,在任课教师的指导下完成的跟该课程学习内容相关的学术小论文。文科学生的课程论文一般要求达到三千字即可。毕业论文写作是专业学习的最终检验环节。而课程论文写作则是让学生对所学专业知识进行深入学习并进行初步研究的尝试阶段。注重课程论文的写作训练和质量要求,不但可以有效地提高毕业论文的写作水平,缓解毕业论文写作中的诸多矛盾。而且可以使专业课的授课和作业质量有大幅度的提高,在近年来本科生毕业论文质量持续下滑的情况下。显得尤其重要。目前很多学校没有对课程论文的制度上的要求,高校教务部门虽然也注意对教师平时给学生布置作业的要求,但不少是从数量上,甚至有的以给学生布置作业的次数来作为对教师教学考核的标准,结果是学生疲于应付。教师忙于修改。学生的作业多数是抄来的,教师在没有充足时间的情况下无法一一查明,因此只能打分数写批语。反而让一部分独立完成作业的学生的积极性受到打击.而任课教师除了看抄来的作业写批语外.几乎没有自由支配的时间,更不用说搞专业研究了。试想一个无暇了解专业研究动态的教师如何指导学生进行具有创新性的论文撰写呢?因此,教学管理部门应出台措施,规范课程论文的写作过程.提高写作质量,把课程论文质量作为平时教学检查的重要环节和评价指标来抓。

从大学一年级下学期就应该在专业课程的学习过程中加强学术小论文撰写的系统训练,各专业课的任课教师要对课程论文写作进行规范要求.给予全程指导。在课程论文写作过程中,要求学生表达自己的独特见解,思路清晰.注重学术规范和学术道德。同时也要循序渐进,从选题、资料查找、提纲草拟、初稿、修订稿的完成,任课教师都应该及时指导和批改,将书面批改与当面指导相结合,普遍辅导和重点辅导相结合.指导学生规范完成课程论文。尤其要注意课程论文选题的指导和修改,考虑将来毕业论文选题的需要,力争部分优秀的课程论文选题和前期成果可以作为毕业论文题目或拓展为毕业论文的题目。这样前期的资料搜集整理和其他工作都可以成为毕业论文写作的基础,有效缓解毕业论文准备时间不足的矛盾。从黄山学院汉语言文学本科班古代文学课程的试验情况来看,效果还是相当不错的。不少学生的课程论文题目经过扩充和调整后可以作为毕业论文题目,这样论文的基本框架确定了,前期准备也就完成了大部分,在撰写毕业论文的过程中,不但节省了时间,而且提高了质量。在格式的规范化、论文撰写深度方面有了显著提高。

二、《学术论文写作指导》课程模块以上我们提到了在大学低年级进行课程论文写作训练是必要的。但任课教师首先要完成教学任务,然后才能在有限的时间内对学生的学术论文写作给予指导。有时候难免顾此失彼。为了弥补学生在课程论文写作中对学术论文写作基础理论知识掌握和应用能力的不足,让学生的课程论文、毕业论文的撰写达到要求,提高质鼍,还需要专门系统的学术论文写作辅导训练。这就需要我们在本科生的培养计划中在大三下学期或大四上学期开设《学术论文写作指导》课程。通过该门课程的学习,高年级学生会对毕业论文的重要性、论文选题原则、前期资料搜集整理、研究方法的选择和使用、提纲的草拟、结构的安排、初稿的撰写、论文的修改等环节和技巧有全面学习和系统训练。《学术论文写作指导》任课教师需要具有较强的科研能力和开阔的学术视野,这样才能让该课程真正起到对学生的指导训练作用。为了让该门课程起到更好的训练效果,需要伴随课程进度,在课程论文选题的基础上让学生完成毕业论文的拟选题及整个写作和修改过程的模拟训练,只有这样才能让学生的学习更有针对性。否则,在没有确定选题的情况下.学生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和掌握都不够深入细致,上课效果也不会理想。以黄山学院文学院汉语言文学专业08级专升本班的学生为例,《学术论文写作指导》每周3课时,基本上采取2:1的授课模式。即基础知识和理论的讲授占2课时,实践应用占l课时。就是针对毕业论文撰写的各个环节随进度进行训练。

当然,这一环节的完成也需要院系和其他专业课任课教师的配合,因《学术论文写作指导》课程的任课教师也只是在某一领域具有较高的水平.其他专业方向的选题在经过初选后还需要提交给各专业教师复审和修改。以保证学生论文题目的学术性和创新性。这就需要院系统筹协调各专业教师的工作。讲明拟选题对毕业论文写作的重要性.从而引起全体指导教师的重视。保证拟选题阶段的目标顺利完成。通过这一轮的选题。在课程论文选题的基础上。应该让至少80%的学生确定自己的毕业论文题目,完成前期资料的搜集和整理,形成基本的观点和思路,对论文初稿进行必要的修改和补充。为毕业论文的顺利完成打下良好的前期基础。另外。确定毕业论文选题不但可以使本门课程的教学具有更好的效果和更强的针对性,而且可以让《中国文学批评史》、《中国古典文献学》、《文献检索与利用》、《中文工具书使用》等辅助课程变得更加实用.可以根据所学的文献检索知识对课程论文进行必要的材料补充.利用所学的理论知识和文学批评知识展开研究。这样也无形中提高了辅助课程的教学实践效果。当然,前两个环节是为了缓解毕业论文写作过程的矛盾和压力而服务的。接下来我们谈在“三位一体”模式中毕业论文写作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

三、毕业论文写作过程指导模块毕业论文写作过程的指导是多数高校都比较注意的关键环节,在“三位一体”质量保障模式中,应该将毕业论文选题时间适等提前至大四上学期,最好与《学术论文写作指导》课程同步进行。但如果仅仅在这一阶段对教师和学生加强要求,而没有前两个阶段的配合,那么最终也只能是治标不治本。这一环节。我们除了一般的制度和职责要求外.还需要有一些额外的配套措施。由于有了前两个阶段的选题和材料准备。在第三阶段如果还有20%左右的学生论文没有确定或者不符合要求的话。院系和指导教师需要在尽快的时间内指导学生完成最后的选题。一般采取学生自选和教师指导相结合的方式。首先尊重学生自己的选题,然后在此基础上进行适当的调整。如果学生无法完成自我选题,那么院系还应该提供部分题目供学生参考.以保证全体学生的选题质量达到要求。避免因选题不合适而影响最终论文写作的情况发生。当然,教师提供参考选题只是最后的补充环节,而不应是多数学生的首选方式,如果前两个环节准备充分。就应该逐步取消教师提供参考选题。学生被动选择的环节。

这样,经过课程论文选题、《学术论文写作指导》拟选题、毕业论文教师提供选题和修正选题三次筛选之后,学生的选题质量必然会最大程度地得到保障,从而为毕业论文的顺利完成奠定坚实的基础。在院系层面,在安排毕业论文写作指导的过程中,要保证任课教师的前期劳动和学生的意愿得到尊重.在兼顾平衡的前提下尽量实现学生和指导教师之间的双向选择,改变过去随机指派的行政命令式的分配指导教师的方法。在毕业学生指导教师的分配上,应该考虑课程论文和《学术论文写作指导》论文拟选题阶段任课教师和指导教师的前期劳动,在此基础上形成的毕业论文题目,应该由原指导教师指导。

第三阶段论文选题也要保证谁提供选题谁指导学生的原则.否则不但打击教师和学生的积极性,而且因为每个教师的研究专长不同,若更换指导教师.最终论文的质量就可能达不到最佳效果。毕业论文写作过程不但要有严格的程序规范要求。而且要实行奖惩制度.对优秀的毕业论文作者和指导教师要给予必要的奖励.对毕业论文撰写不合格的学生要求限期修改,重新答辩。否则扣发学士学位甚至取消其获得学士学位的资格。对于不负责任的指导教师,也应该减少甚至取消其指导毕业论文的资格。只有将教学质量的评价和毕业论文的写作绩效挂钩。才能真正促进教师和学生对毕业论文写作的重视。“三位一体”模式对于保证本科生毕业论文的写作质量具有可操作的实际意义.可以有效缓解毕业论文写作和学生就业实习之间的矛盾冲突。经过第三个阶段的执行之后,毕业论文的选题、收集材料和提纲等完成过程得到分解.毕业论文质量得到保障。

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指导教师还可以鼓励学生把经过多次修改确实有创新的论文投稿到相关的学术刊物。争取能够将成果发表。当然。在具体实施过程中还会有一些细节上的配套措施,需要进一步探索和检验,如培养方案的调整;课程论文评价体系应纳入教学质量评价中。课程论文题目与毕业论文题目之间的关系。毕业论文选题与专业课任课教师、《学术论文写作指导》任课教师及毕业论文指导教师三者的关系协调衔接等,都需要在实践中进一步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