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新闻

从论文写作看大学生信息素质教育

2014年02月16日 | 作者: admin | 分类: 行业新闻

1、引言

计算机技术、通讯技术、互联网技术的飞速发展已经使人类进入信息社会。信息爆炸对个人的能力和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个人自我学习能力、终身学习意识大力倡导的情况下,信息素质这一概念被提出,并在国内外引起积极探讨,尤其是大学生信息素质教育问题更是成为教育界人士、图书情报人员共同讨论的话题。美国教育技术CEO论坛2001年第4季度报告提出21世纪的能力素质,已将信息素养包含其中,足以显示其重要性。

论文写作是每个大学生在大学期间必然要遇到的问题,也是他们继续深造时具备的基本能力之一。尤其是对于研究型大学来说,学生的论文写作能力更应该得到重视。在较大程度上来说,论文写作能力是一个人学习能力、科研能力、创新能力等综合能力的反映。同时,它也可以集中展示一个人信息素质水平的高低。从大学生论文写作角度看当代大学生信息素质教育问题,可以将抽象问题具体化,将复杂问题简单化,有助于我们从实际情况出发,更好地了解大学生目前的信息素质状况,提出具体、合理、针对性的建议。

2、信息素质的内涵

从1974年美国信息产业协会波尔(PaulZurkowski)提出信息素质这一概念至今已有30多年的时间。它被概括为“利用大量的信息工具及主要信息源使问题得到解答的技术和技能“,后又被解释为”人们在解决问题时利用信息的技术和技能“。在国外,信息素质得到广泛认同的定义是”具有信息素质的人,必能够充分地认识到何时需要信息,并能检索、评价和有效地利用所需信息,能找到和利用来自纸质、计算机及其他载体的信息;信息素质是信息时代的生存技能;信息素质是终身学习的基础。从根本上讲,具有信息素质的人已经学会了如何学习;他们已经为终身学习做好了准备,因为他们总能为任何任务或决策找到所需信息“。在国内,近年来对于信息素质的研究也十分火热,其研究内容主要集中在大学生信息素质教育问题及其建议、文献检索课程、图书馆与信息素养教育等方面,对于信息素质内容、评价标准、相关理论等内容的深入研究则较少。本文试图从大学生论文写作角度入手,分析部分信息素质教育当中的问题,以期提出切实可行的建议。

信息素质涵盖的内容十分广泛,一般说来,具有信息素养的学生应具备4个方面的修养:信息意识、信息知识、信息能力、信息道德。信息意识是指人们对信息需求的自我意识,即人们能从信息角度出发,去感受、理解和评价自然界、社会中的各种现象、行为与理论,并具有捕捉、判断有用信息的能力。信息能力教育是信息素质教育的主要方面,它包括信息获取能力、信息加工处理能力和信息技术的利用能力等。信息道德是指整个信息活动中的道德,它是调节信息加工者、信息传递者及信息使用者之间相互关系的行为规范的总和。信息知识是指有关信息的本质、特性、信息运动的规律、信息系统的构成及其原则、信息技术和信息方法等方面的知识。

3、大学生论文写作与信息素质问题分析

大学生是社会中素质较高、最为活跃的群体。面对社会的飞速发展以及环境改变带来的压力,他们一方面迫切希望通过各种途径积极提高自己;另一方面又表现出一定的茫然与无助感。这种矛盾在他们的论文写作过程中很好地得到了体现。

3.1信息意识相对薄弱

3.1.1信息寻求缺乏主动性身处在信息爆炸的时代,海量的信息让人分不清真伪,辨不明虚实。大学生具有较高的科学文化水平,易于接触先进设备,体验前沿技术,因而容易获得更加丰富的信息。信息量越大,越是容易降低他们对信息的敏感程度,削弱他们的判断力。面对庞杂的信息,他们常常感到茫然无措,难以分清何种信息对自身或者社会具有较高的价值;或者即使他们能够判别出信息的价值,但是却要因此花掉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巨大信息量与时间限制之间的矛盾弱化了大学生积极主动寻求所需信息的意识,除非具有较为明确的方向或者线索,他们一般很少就某一问题去借助各种手段主动寻找解决的答案。

3.1.2信息积累意识较弱很多同学具有较为强烈的写作动机,但是却发现着手起来充满了艰难。首先在于难以找到一个合适的写作题目,造成这种状况的原因是平时积累的信息过杂。信息量过大给学生带来一定的压力与负担,这使他们面对信息时,不懂得取舍,缺少一种主动识记意识。现代课堂中,老师采用的教学手段大都较为先进,各种存储介质的快速发展已经开始减弱部分学生的课堂记忆能力,很多学生上课人在教室,心在外,甚至出现较为严重的逃课现象,学生在课堂上吸收、积累教师传授知识的能力大大降低,对老师提及的知识点的敏感程度也相对较低。

3.1.3写作缺乏规范意识在大学,老师布置的学习任务大都涉及论文写作,很多学生甚至在大一的时候就要开始完成期末论文。但是,总的看来,论文的规范性较差。一些老师要求学生上交的论文不过就是普通的感受、心得、收获之类的文章,随意性较大,在写作规范性上并没有做出过多要求。这在一定程度上造成学生的误解,认为论文并不是非常严格的东西,不需要过多的技巧与注意事项。这样的想法十分有碍于学生在今后学术规范意识的形成。缺乏严格的要求以及正确的指导与培训,学生在以后的论文写作过程中容易出现随意性大、自我要求低、做事马虎等缺点。

3.2信息知识较为缺乏

虽然信息、信息社会、信息化等概念处处可见,但是众多大学生对于信息的性质、特性、信息运动规律等方面的知识较为缺乏。长久以来形成的教育体系以及观念使得学校在课程设置上过多地重视学生操作技能的培养,而对这些知识传授的重视程度不够,使得学生难以系统、全面地了解和掌握相关知识,他们知道的大都只是些浅显的、普遍的东西。如在许多高校普遍开设的文献检索课程,较多地将内容集中在具体数据库使用方法的介绍、具体软件的使用操作等方面。课堂教学时,多采用给定例子,老师讲解使用步骤,学生再进行练习的教学模式,缺乏对有关信息组织、存储原理、检索原理等知识的讲解。这给全面提升学生的信息能力带来较大的局限性。

3.3信息能力有待提高

信息知识是信息能力运用的基础,信息知识的相对缺乏使得学生在获取、组织、存储、使用、评价信息的过程中遇到较大的困难。

3.3.1普遍采用搜索引擎以及中文数据库互联网已成为学生们查找信息首选的信息资源。在周小磊、袁曦临对东南大学部分在校学生信息素质进行的调查中也发现,在校学生信息需求意识明确,但多通过搜索引擎查找。搜索引擎能够给我们提供经过一定组织的信息,但由于其商业化用途,使得信息的筛选程度仍然较低。另外,在数据库的选择与使用上,大学生在论文写作时,到CNKI、维普中文科技期刊、万方等数据库中查找所需文献是他们普遍采取的一种做法,由于英语水平、数据库资源等各方面的限制,他们往往只选择中文数据库进行检索,而对于含有更多最新研究成果的外文数据库使用较少。这种对信息源选择的单调性,必然会降低学生查找文献的查全率或者查准率。

3.3.2缺乏对信息的正确分析,检索能力较差文献搜集是论文写作中很重要的一项工作。然而不少同学在检索之前,不会根据论文题目有效地分析自己的信息需求特点,因而检索时缺乏针对性、目的性,导致大量盲目检索过程的实施。同时,由于缺少对检索工具的了解以及检索基本知识的掌握,很多学生并不会使用合理的检索技术、构造较好的检索式、采取正确的检索策略,致使检索效果较差。我们常常看到这样的现象:学生面对检索系统,犹豫不定,漫无目的地进行点击,导致大量时间的浪费。而在实施一次检索过后,很多同学往往对于信息也不能很好地进行评价以及时调整检索策略,提高查全率或者查准率。这都反映了学生信息能力的薄弱。信息检索是一种非常重要的能力,如果这一过程实施得不好,将会直接影响到今后论文的质量。

3.3.3不能较好地整合、分享信息信息素质中很重要的一点就是要能够将找到的信息纳入到自己的知识体系中,并且要学会与他人分享,将信息传递给他人,能够善于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各种碰到的问题。这就要求学生应当具有批判、创造、变化、适应等能力,然而大学生在这方面远远达不到要求。很多时候,他们仅仅是把信息收集到一起,上交了事,部分同学甚至都不会去浏览自己查找到的信息,更不用说对其进行理解、掌握、运用了。正如一份调查中显示的那样,很多学生关心的是如何通过考试和完成作业,并不具备更多的信息能力与批判性的思考能力。另外,由于时间的限制或者竞争带来的压力,学生之间的信息分享受到了一定的限制,相互之间缺乏必要的交流,这就使得学生与学生,学生与老师之间都普遍存在着”信息孤岛“现象。

3.4信息道德与法规有待加强

计算机技术以及网络技术的发展,给道德的遵守、法规的制定和实施带来了巨大的挑战。目前各种违反法律法规,有违道德的情况时常发生。对于大学生来说,主要面临的是知识产权的相关问题。

网络的匿名性、虚拟性、便捷性、内容丰富等特点可以使学生很方便地找到大量的信息。快速地进行复制、粘贴使得论文的写作对相当一部分人来说变得异常容易。由于缺乏对相关法律法规的必要了解,缺少一定的惩处措施,不少学生心存侥幸心理,常常大段地摘抄他人的文章,而又不予以标注。论文剽窃现象已经变得非常普遍了,不用说本科生论文容易出现拼凑现象,甚至一些硕士、博士都会对他人作品进行剽窃,这是一个必须重视和解决的问题。此外,由于信息知识的缺乏,学生对于文后参考文献的著录也缺乏一定的规范性,这些都应该引起注意并加以改善。

4、对大学生信息素质教育的几点建议

4.1“教师注重引导,强化信息意识”在新的环境下,教师应该采取新的教学手段,运用新的教学模式,转变教学观念,可以运用教育构建主义的理论来支持学生信息素养能力的培养。教育建构主义主张的是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从关注学习结果到同时关注学习过程;从关注以学科知识为中心的学习到关注以问题为中心的学习;教师提供解决问题的范式,并指导学生探索。大学教育应该注重对学生需求的挖掘,对学生能力的培养,将学生被动地接受知识变成主动地获取知识。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善于引导和启发学生,使得他们能够积极主动地寻找信息,形成比较敏锐的判断力与洞察力。这可以从学生的具体情况出发,根据他们所感兴趣的一些话题布置相应的课堂任务,这些任务要具有灵活性、可选择性、扩展性。当然,教师只有在自己具备较高信息素质的情况下,才能够将自己的知识和智慧传递给学生。因而,教师应该加强在这方面的学习和培训,同时要注重跟他人进行教学经验的分享与探讨。

4.2合理设置课程,扩大信息知识,提升信息能力大学生信息素质的参差不齐,主要源于他们接受的课程不同。目前我国对于信息素质教育方面的课程设置没有统一的规定,缺乏系统性、合理性、衔接性。中小学阶段主要设置的是信息技术方面的课程,而忽视了基本知识的传授。在刘向、谢永建等人进行的一次调查中提到:在目前的信息技术课程中,我们过分强调了信息技术技能的培养,忽略了信息科学以及信息社会学方面的相关内容。因此,应该注意在中小学阶段就培养学生的信息意识,启蒙阶段的教育还应该重视学生良好的思想道德的形成,教育学生尊重他人劳动成果,形成独立意识,怀疑和批判精神。

在大学阶段,更应该加强思想道德方面的培养,基本法律知识的普及,要减少学生因为不知法而侵犯他人权利的事件发生。在课程设置上,应该分层次,分阶段开展。低年级的学生应该必修一些关于图书馆资源与使用、网络资源使用、基本的信息知识以及计算机基本操作方面的课程;高年级的学生则应该结合自己的专业情况,选修一些信息的开发利用、专业数据库的检索等方面的知识,以满足自身的专业需求,提升学生的专业素养。在此过程中,图书馆要与和学校教学部门结合起来,密切合作,以便更加合理、有效地开展各种信息素质教育课程。有案例研究表明,当教师与图书馆员合作时,图书馆员对教师和学生都会产生相当大的积极影响,教师也愿意在更深层次上与图书馆员合作。这在国外已经得到了广泛的实施,美国学者已经喊出了为信息素质而合作、信息素质:合作就是力量的口号。合作教学可以给我们很大的启示,帮助我们完善自身的课程设置。

4.3规范各种制度,加强信息道德信息道德是形成良好信息意识的基础,是提升信息知识水平的催化剂。在高校的信息素养教育中,应把大学生的信息道德教育放在第一位,把良好的信息道德素养视为信息化社会中,每个大学生应具备的品质和内在涵养。

在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日本、韩国等国家,信息素质教育非常受重视,并通过一定的教育规章、法制等规定了在小学和中学都要开设信息素质教育课程,并要求利用计算机和多媒体改进教学,加强信息道德建设,不断培养青少年的信息素质。

在我国,针对论文剽窃较为严重的现象,学校应该配合各种政策、法规制定相应的科学、合理、明确的规章制度。规定奖惩的范围和实施措施等,对于违反规章制度,随意抄袭、剽窃他人作品的同学应该实行严格的惩治措施。同时要鼓励学生进行探索与创新,给学生提供较好的设施和环境,搭建好学生与学生之间,学生与老师之间交流与合作的平台,努力在全校营造一种良好的学术氛围和文化环境。目前,北京师范大学已经启用“学位论文学术不端行为检测系统”,这对于净化学术环境起到较好的效果,值得借鉴。

5、结语

1999年6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在“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中指出:在“一次教育”已经过时,“终生教育”成为时代要求的形势下,现代高等教育的一个重要目标就是要培养大学生的信息素质。反映在大学生论文写作中的信息素质教育问题客观上反映出了当前我国信息素质教育的部分缺陷与不足,如何提升学生的论文写作水平,进而提高学生的信息素质是需要解决的重大问题。只有社会各界人士联合起来,进行广泛的交流与合作,信息素质教育才可能得到充分的重视,各种具体的措施才能够得到顺利的实施。我们有理由相信,在众多热心人士的积极探索与大力推进下,我国的信息素质教育一定会取得更大的进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