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新闻

从社会历史视角考察学术造假原因

2014年02月18日 | 作者: admin | 分类: 行业新闻

建国多年,步人了世纪之今日,科教兴国战略日益深人人心、成为举国共识。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的设立,创办国际一流大学的号召为科技教育事业注人了新活力随着中国加人世贸组织,加大科研技术含量与提高水平、扩大自主知识产权,鼓励创新发明,用高新科技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呼声高涨世纪年代后期出现的体脑倒挂现象渐驱消失,可是正当科技界、教育界借科教兴国之战略、展报效祖国、复兴中华之志之时,一股暗流—学术造假之风已达不治理不足以正学术之风,鼓创新之气,不根绝不足以正是非,达造就千百万人才复兴民族之目的的严峻程度。众多专家学者对学术造假者主观原因、促成造假的管理体制原因及解决对策上论述较多,启发了本文作者在学术造假的社会历史原因方面进行探析,以求多视角、全方位地分析其原因,便于找准对策。限于篇幅等原因,本文更多地侧重于从建国以来社会历史原因方面挖掘其形成原因。

学术造假已侵人科技、教育界多年,已成秘而不宣、司空见惯之“常事”,它遏止了民族创新,阻碍了发明,腐蚀了科技教育队伍,败坏了学术风气,滞缓了社会的发展,滞后了中国的繁荣,且为中华的腾飞、复兴设下了障碍,在世人面前为中国学术界抹了黑,败坏了中华美德学术造假,偶一人偶一事、多源出于急功近利之私念,折射出造假者之道德低下众多人众多件,则是缘于风气导因在不正确的学术批判,根子在浮夸,成型于“文革”、涨势日增则借助于经济、政治腐败,泛滥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体制转变之社会转型期。

一、学术造假的导因源于不正确的学术批判

建国后,学术界的广大知识分子,正热情满怀地准备为新中国大展身手,这也是他们最需要党和国家在思想上予以引导、生活上给予关怀、工作上做出相应安置之时支持并尊重在学术界进行有益的讨论批评,用马克思主义、社会主义思想,尤其是社会主义建设成就教育,感召知识分子,将其真正从思想上纳人工人队伍中来,使其成为社会主义革命与建设的有机整体与积极力量。但是五十年代出现的一系列学术批判运动,如对电影《武训传》的批判,对《红楼梦研究》的批判,对胡风文艺思想的批判等,虽然在主观动机上是积极的,也在一定程度或一定方面促进了社会主义思想、爱国主义思想教育的展开,帮助人们树立起为人民服务思想等,但事实上堵塞了学术争论的渠道,使学术愈发失去了对比、失去了真,促使学术之河归于单一,为后续的学术造假提供了反作用。

1951年5月对电影《武训传》的批判,导致了文化领域斗争的失误,“严重地混淆了思想艺术和政治问题的界限,使一些同志因此受到沉重打击,也给电影艺术创作的发展带来严重的不良影响。这是建国后在文化领域开了一个进行错误批判的先例”。随之在文艺界开展了整风学习运动“它使文艺工作者在相当大程度上克服了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政治思想影响,提高了爱国主义思想觉悟,同时在一定程度上批判了资产阶级思想,开始树立了为人民服务思想。但是在这次运动中存在要求过高过急,方法简单的偏向,使一部分知识分子的感情受到伤害。1954年10月开展了对俞平伯《红楼梦研究》的批判将学术问题和政治问题混淆,“从而伤害了一批愿意从事有益于人民的工作的知识分子,否定了他们既有的学术成就和对科学文化事业的贡献,挫伤了他们在各自的研究领域不断探索的进取精神,实际上在学术领域设置了人为障碍,阻滞了国家和社会的科学文化事业的繁荣与发展,它不仅没有在宣传辨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方面取得预期的切实有效的成绩,反而造成理论科学研究的行政干预现象不断强化,公式化、教条化倾向日益严重,失去了学术发展所必需的民主气氛和自由争论的环境,从而导致整个社会的思想文化建设失倾,并为以后社会意识形态的发展埋下了隐患,如果“俞平伯这一类资产阶级知识分子,当然是应当对他们采取团结态度的”川详,而得以继续研究《红楼梦》的话,而另一位人物胡风却没有如此幸运。

1955年对胡风文艺思想的批判,在全国对“胡风集团”的清查中,胡风及夫人被捕,共触及余人,把“一个真正的文艺问题的争论,经由政治批判阶段,最终演变为一场全国规模的肃清暗藏反革命分子的运动这实际上为中国以后历次运动提供了一个阶级斗争扩大化的范例”更多的科技、教育工作者,以谨言慎行、鹦鹉学舌态度与行为避免出头、标新立异,埋下了造假隐患。

二、学术造假之风涨于反右扩大化与浮夸风的泛滥期

1956年全国知识分子会议及“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为知识界带来了春天,但随后发生了反右扩大化,浮夸风亦对科教、文化事业造成了非常大的冲击。反右事件前后对知识分子的言论、对学术界一松一收间,百花齐放瞬间转为万马齐暗。年代末,学术自由之路的闭塞,抑制了知识分子报国热情,逃避现实,人云亦云,无所创新,不敢立异成了相当一部分知识分子的无奈选择。遂产生与促进了“唯史”文学、电影与戏剧的蔓延,即只写历史、偏重皇宫,即使胡编乱造也不用担心出大问题亦产生“抄借”与助长了文字搬运现象的蔓延。浮夸风亦涉及到学术界,社会的浮躁、指标的浮夸,助长了学术造假之风。

1957年5月开展的全党整风主旨是反对官僚主义、宗派主义、主观主义。“完全是加强党的自身建设,以适应党所面临的新形势和肩负的新任务所采取的措施,这也是历史发展的必然结果,其目的及所规定的方法都是毋庸置疑的。’心’极少数资产阶级右派分子错误估计国内外形势,散布反对党,反对社会主义制度的言论,疯狂句中国共产党进攻。对其予以反击、澄清大是大非、稳定社会制度是十分必要的。我们党在对其斗争的性质,在斗争的政策和策略上,在斗争的方法上出现了错误导致了反右斗争扩大化。“把大量属于人民内部的矛盾看成敌我矛盾把一些在涉及党的领导和社会主义制度的重大问题上发表意见,虽然有过激言词,但不是根本上反党反社会主义的人视为资产阶级右派还把许多善意向党和政府提出正确批评意见的人也视为资产阶级右派。”一大批知识分子、革命干部和民主人士被错划为右派,受到不公正的待遇和不应有的打击,因而长期不能在社会主义建设中发挥他们的聪明才智。这不但是他们个人的损失和不幸、也是国家和民族的损失和不幸。“知识分子的绝大多数也从周恩来五十年代所宣布的“工人阶级的一部分”,转变为“资产阶级知识分子”。

1958年“工农业生产大跃进,思想文化建设也要大跃进,要像生产”。1070万吨钢一样,在文学、电影、戏剧、音乐、美术、理论研究诸方面要争取放“卫星”超越现实的浮夸风严重泛滥。领袖头脑热,苏联赶美,中国十五年超英全国上下热,农业放卫星,全民大炼钢铁科学家也热,某知名科学家对农业增产增收的科学“预见”极大地鼓舞了共和国最高领袖,此文不管领袖是真正的相信、无意间误导,还是不完全相信、有意找借口,但著名科学家公开发表在报刊上的文章其社会影响力却是作者本人无法制约的,由此可见学术浮夸之一斑一则作者不熟知农业科学,第二有违科学的严谨,第三有悖于科学的实际阶段,第四影响了领袖的思维。

三、学术造假成型于文革时期

文革是学术的冬天,它冻结了人们的思想,抛弃了科学与严谨,学术在喋若寒蝉中加重了重复与照搬。表面上轰轰烈烈,实际上万马齐暗,此种情况在思想界、文化界、教育界、科技界尤为突出。自然科学白花凋零、社会科学“两报一刊”一枝独秀。几亿人一种思维、一个声音,抄写与照搬中为思想造假、学术造假定型。

四、学术造假借助了政治、经济腐败

当春天来临改革开放带来了中国的快速发展,推动了科技、文化教育的进步,知识分子为小康目标、四化伟业争做贡献。当知识分子为实现四化以极大的热情、分秒必争地拼搏时,由于体脑倒挂的负面诱导,由于经济领域内的短期行为的制约,更由于政治经济领域内迅速扩张中的腐败现象的蔓延,学术被变形为急功近利、导致抄袭风气的蔓延、浮华中的“真知灼见”愈发无法无天。

我国几十年来的反腐败斗争揭示出来腐败是因道德水准下降而派生的,是由少到多、由小到大的腐败是由金钱伴随着权力而蔓延发展的腐败是因社会基础层次小有权力的基层、基层管理者人员的不满并转而效之而蔓延的。知识分子少有政治权力上的腐败、经济权力中的不劳而获的资本,对大腐败的声讨、对小腐败的无耐、个人急功近利的道德脆弱,将相当一部分知识分子引人了学术造假、学术浮躁、学术腐败泥潭中。学术造假无任何对腐败现象的讨伐意味,而是屈从中的仿制更无一点对急功近利的批驳,而是对缺少信誉的赞美,对投机钻政策空子暴富的模仿、对腐败现象及其得名得利的渴望与赞同。为名为利学术造假增多起来。北京大学教授王某某学术造假在年春天被媒体曝光。名校中何止此一人普通高校此类现象也许比名校更多许多。台州师专副教授某某用学术造假得到高级职称、荣获学科带头人等一系列荣誉和奖金。因循守旧,照抄照搬在教材建设中最为明显。华中师大肖宗六教授、主攻行政管理学,一次他对许多教育学教材引用的列宁的一段话按页数一查—一结果令他大吃一惊该页是空白,什么也没有。

五、学术造假泛滥于我国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变之社会转型期

中国知识分子在世纪年代后,相继体验了禁之痛苦、实之大亏、假之扶摇直上、动荡之失望无奈、春天之欣喜奋发、改革开放之强烈冲击。改革是一场革命,社会转型必经一场思想上的大变动、大冲击,知识分子中的一部分人在冲击中迷失人生、社会方向,失去应有价值取向、道德标准,金钱、名利、短视促进造假,浮躁诱发学术腐败。

对其治理应更多从制度、体制上着手,正如宋元林先生所呼吁的加强道德建设,加强学术管理法制建设,改革学术评估办法,设立学术项目招标及其评估制等。“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也是一个政党永葆生机的源泉。创新亦更应成为学术繁荣的源泉。创新需要继承而非抄袭创新需要发展与提高,而非因循守旧创新不能胡编乱造更需厚积薄发。加人世贸组织后的我们在以往许多领域的仿造将寿终正寝,创新必将成为民族振兴的必由之路。从这个意义上说,创新是关乎民族兴衰的金钥匙、是民族复兴的基石。21世纪我国要实现第三步战略发展目标,主要是靠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可持续发展战略,靠实行经济体制和经济增长方式的两个根本性转变。离开教育、离开教育的创新则将寸步难行中国五十年汽车生产史,却没有一款真正意义上具有我们自己知识产权的品牌轿车,缺少创新是其最大的原因。

学术浮躁诱发学术造假,而学术造假又反过来助长学术浮躁。再这两者恶性循环中加剧了学术腐败,他们孪生于学术界的阴暗处,是创新的大敌。高校担负着为四化培养人才的百年大计的重担,然而时至今日,连我们的排头兵一一北大、清华也远未进人世界一流大学的行列。其原因是多方面的,但有一条是不可否认的,那就是缺少创新。因循守旧、人云亦云、照搬照抄、学术造假肯定是制约高校发展与中国学术进步的大敌。科技界更需创新机制。学术造假的治理需要从政治、经济、文化、道德、思想、法律、机制等方面统筹兼顾、综合治理,研讨学术造假之社会历史原因并非为学术造假遮羞、开脱。关键是知识分子自身要自强,不可在向市场经济转型期,把人格被学术造假出卖了。其中了解学术造假产生及其发展轨迹,了解其历史沿革以便对症下药就更为迫切而具现实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