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新闻

对学术期刊界反腐机制建设的思考

2014年02月20日 | 作者: admin | 分类: 行业新闻

20 世纪末以来,国内外学术界屡屡出现学术不端行为,学术造假和学术腐败已成为世界学术界之公害。2009 年初,贺海波论文造假行为再一次在海内外引起高度关注,其危害正如教育部部长周济指出的“损害了学术形象,败坏了学术风气,阻碍了学术进步,给科学和教育事业带来了严重的负面影响”,因此,“对学术不端行为要像体育界反兴奋剂一样,要像对待假冒伪劣产品一样‘零容忍’,做到不护短、不姑息、不手软”。众所周知,学术不端行为有其存在的深层次根源,比如当前科研评价体系中重数量、轻质量,重短期效应、轻长期积累的取向;更深层次的利益驱动、监管不严等,但着力构建教育、制度、监管相结合的惩治和预防工作体系是科技教育界已经形成的共识。近年来,教育部、科技部、新闻出版署、国家自然基金委等部委相继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法规,从道德教育、制度保障、监督举报等方面对学术不端行为进行治理,但仍不能从根本上有效治理学术不端行为及其恶劣影响,说明防范学术不端行为并非朝夕之事,受利益驱动,总会有人铤而走险,同时,惩治属于事后追究责任,建立学术不端的预防机制更加重要。

途径,在目前我国科研评价体系不可能完全改变的情况下,书刊编辑出版环节成为防止学术不端行为的重要关口,如能在这一重要关口,特别是学术期刊出版与发表的环节筑起防火墙、把好出口关,对于防范学术不端行为的发生有着重要的作用。如何在上述三方面的预防惩治工作体系中建立起行之有效的反腐机制,发挥警示教育、规章制度建设和监督方面的作用,是值得编辑工作者认真思考的问题。

编辑出版作为文化传播的中介环节,是剽窃、造假等学术腐败行为最终出笼和形成危害的必经途径,在目前我国科研评价体系不可能完全改变的情况下,书刊编辑出版环节成为防止学术不端行为的重要关口,如能在这一重要关口,特别是学术期刊出版与发表的环节筑起防火墙、把好出口关,对于防范学术不端行为的发生有着重要的作用[2]。如何在上述三方面的预防惩治工作体系中建立起行之有效的反腐机制,发挥警示教育、规章制度建设和监督方面的作用,是值得编辑工作者认真思考的问题。

一、当前学术期刊编辑出版中存在的学术不端行为

2006 年4 月,“我国科技期刊中不端行为调查、分析研究和治理建议”项目组对中国科协所属的数学、物理、化学、生命科学和技术科学领域的10 个期刊编辑部的调研结果表明:总体上看,调查过的每个期刊都曾发现或发生过不端行为的事例,有些情节比较严重,从某种意义上说,“一稿多投”和“署名不当”类的问题带有一定的普遍性。但如果按照不端行为发生率占向期刊投稿数量的比例计算,该比例并不大,说明我国大多数科技工作者具有良好的道德和素养,期刊中的不端行为,仍然是少数人所为。

在长期的编辑实践中,我们也发现一稿多投是比较严重的问题,一些作者为了赶在毕业答辩、职称评定及项目结题之前发表论文,往往将同一论文提交多个期刊;有的作者为了追求发表论文的数目,将一项完整研究工作分解成几篇论文并投向不同的期刊。这样做的结果是每篇论文都不够完整,从而使稿件的质量显著降低。这种做法带有一定的普遍性。从性质上讲,不一定划入不端行为之列,但也是造成国内期刊稿源质量不高的原因之一。目前大多数学术期刊在征稿简则中都明文禁止一稿多投或重复发表,但在一般情况下,这一提示没有太大的作用。

其次,署名不当的案例数量比较多,常见的有以下几种情况:(1)侵害他人的署名权,将做出贡献的人排除在作者名单之外;(2)借名投稿,由于“权威意识”作祟,一些作者随意署上导师或某某权威人士的名字,以期论文容易被期刊录用;(3)一些作者为了凑足论文数量,让与论文无关者在论文上相互挂名。

第三,抄袭和造假这两类不端行为虽不多见,但确实存在。目前媒体所曝光的学术不端行为也以“引文不当”居多,常见的有:(1)错引,即作者引用时故意篡改内容、断章取义;或者对引文并未仔细查阅,看别人引了,自己也引,但并未核对,造成引用不当,这是学风不认真的行为。(2)不引:故意省略引用他人成果的事实,将他人材料上的文字或概念作为自己的新发现、新发明发表,这是一种带有欺骗性质的不端行为。(3)过度引用,误区一:只有剽窃他人的观点(包括实验数据、结果)才是剽窃,而照抄他人的语句不算剽窃。所以,现实中常有一些作者套用别人的句子,甚至讨论或引言部分,只是将数据换成自己的,这都属于剽窃。误区二:只要注明文献出处,就可以直接照抄别人的语句。其实,要想照抄别人的表述的句子,引用部分必须用双引号,以示直接引用,并且通过角注或尾注指出源自什么期刊的第几期第几页;或者引用别人的观点或结论时,必须用自己的话表达出来,不能用别人的语句,否则视为抄袭。

二、学术期刊编辑出版中学术不端行为产生的原因

(一) 道德方面的原因

学术道德和职业道德方面的原因主要有以下两种:

1、一些学术泡沫能够被发表、出版,与编辑出版界科学精神与学术责任感的缺失有关,一些学术编辑对学术造假习以为常,认为多一篇少一篇并无大碍。更有甚者,一些编辑出版部门受利益驱动直接参与学术腐败,使一些真正有学术价值的论文被拒之门外,而一大堆东拼西凑的学术垃圾却频频见诸于报刊。目前学界流行的“职称刊”、“职称文”,正是由于编辑的把关不严或行为失范,为这些粗制滥造、伪劣造假、抄袭剽窃之作打开了方便之门。

2、由于研究生毕业、研究人员和教师评职称、项目结题、评奖等,论文相关作者常常要求期刊编辑部提前发表他们的论文。有的期刊编辑部采取了收“加急费”的办法,这是一种利益驱动的行为,对多数不加急的稿件而言,是很不公平的,也会毁掉期刊的信誉。

(二) 机制方面的原因

就中国目前的学术生产状况而言,在关键的学术成果发表、出版和公共评议等环节上,我们还处于相当混乱的状态,主要问题是未建立起有效的制约机制和监管机制。制约机制方面包括审稿制度、责任追究制度等,监督机制如学术争鸣制度、论文发表时的审稿人与责任编辑公开制度等。其中,只有审稿制度的执行情况稍好一些,但目前仍有部分杂志缺乏严密、完善的匿名评审制度,有些杂志宣称有匿名评审,若管理不严也可能参杂人为因素在其中。出版领域至今没有形成一整套学术著作出版的严格规范,致使一些不符合学术规范甚至抄袭剽窃之作也能得以发表,这样就为孳生学术腐败和学术不端提供了制度性空间。如何在学术成果出版环节建立有效的制约和监管机制,是预防学术不端行为产生的关键性因素。

(三) 制度方面的原因

根治学术腐败,要有制度保证,而且制度要坚决执行。中国目前虽然有很多部门规章,但具体实施中仍需进一步细化,并且在法律的位阶上不高,立法上还应当进一步加强。比如,在我国的司法实践中,认定剽窃(抄袭)的标准之一就是看剽窃(抄袭)者使用他人作品是否超出了“适当引用”的范围,主要依据是我国《图书期刊保护试行条例实施细则》第十五条规定:“所引用的总量不得超过本人创作作品总量的十分之一”。但在具体的编辑实践中,关于“适当引用”的数量界限,目前业界也无一个公认的标准,并且具体问题还需具体分析。

又比如,注释务必详尽是治学者必须遵守的一条基本准则。但长期以来,国内学术界没有公认的具体严格的注释和引用规范。目前大多数自然科学期刊采用的是《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评价与检索规范》,该规范仅为行业推荐标准,还不为广大作者熟知;并且不论论述中有多少翻译或引用的成分,该规范也只要求在文末含糊笼统地附上一个“参考文献”,目前国内有大量的论著在这一方面是极其含混的,这给抄袭剽窃者以可乘之机。

当然,目前学术界抄袭剽窃腐败风气之盛行,不排除有部分作者在剽窃(抄袭)、引用和参考三个不同的基本概念上大做文章,混为一谈,即使不是有意抄袭剽窃,也是属于不懂学术规范,缺乏学术论文写作规范的基本常识。特别是一些比较年轻的教师和研究生,对学术规范、学术道德缺乏了解,认识不足,往往违反了学术规范还不知道错在哪里。

三、学术期刊界学术反腐机制的建设

对于抵制学术不端行为,学术期刊界已形成共识。早在1999 年,中国科协所属231 家科技期刊共同签定了《全国性学会科技期刊道德公约》;2003年,教育部启动了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学报名刊工程,进入名刊工程的学报坚持自律原则,以学术标准和学术质量为用稿的基本准则,坚决杜绝版面费,刊物的质量和影响力有了明显提高。2005 年10月,全国高等学校文科学报研究会向全国高校人文社会科学学报的同仁发出了《高校社科学报工作者职业道德倡议书》,倡议广大社科学报工作者“廉洁自律,反对学术腐败”。2008 年5 月,《中国社会科学》、《中国人民大学学报》、《北京大学学报》等50家人文社会科学期刊共同发表《关于坚决抵制学术不端行为的联合声明》,共同抵制学术不端行为[5]。这些都让人们看到了学术期刊界致力学风、刊风建设的决心。但这些公约、倡议书等多数条文主要还只是针对作者的行为规范而言,而有关编辑职业道德建设的条文还失之粗疏,也无具体措施。当务之急是期刊出版管理部门要制定行业道德规范,建立防腐机制,以此来规范编辑出版行为,预防学术不端行为的产生。

笔者认为,对学术期刊反腐机制的建设而言,至少包括以下四个层面的内容。

(一) 加强编辑的职业道德建设,强化编辑的学术责任感

学术期刊编辑应加深对学术不端行为危害的认识,提高学术责任感、学术敏感性和学术鉴别力,保持职业操守,严守学术道德,不为金钱、亲情、个人利益而突破道德的底线,助长学术腐败之风。各期刊社应公开表明刊物的学术品格和打假立场。对于一稿多投等涉及学术不端行为的文章,一经发现,坚决撤稿。如被查实发表了抄袭、剽窃之作,除追究作者的责任外,还应追究相关编辑的责任。

(二) 坚持学术规范,严格审稿程序和规则

各学术刊物除了努力自律、提高自身水准以外,还应该加强联系,制定更加完善统一的行文规范并共同遵循,以杜绝伪劣假冒产品的出笼。同时,编辑在日常编辑工作中也有义务和责任加强对年轻的作者,特别是青年科技工作者、青年教师及研究生进行学术规范、学术道德方面的教育,防患于未然,是遏制学术腐败、保证中国学术研究能够健康发展的一个重要措施。

双向匿名审稿制是国际上学术期刊普遍采用的一种审稿制度。实践证明,完善的匿名审稿制度,能够有效遏止人情稿、关系稿和权钱交易等学术腐败行为。目前编辑和审稿人需要做的工作是进一步发挥专家的作用,加强对论文及其数据等的真实性和科学性的审核。编辑在送审稿件时要提醒专家根据自己所掌握的背景资料和进一步查阅相关文献,对稿件中编造、篡改数据的行为及类似文章是否已见发表等作出甄别和判断,进而发挥其防范作用。编辑在给作者退修意见时,要特别提醒作者行文中“有言必有出处”。凡不是自己观点的叙述,都要列出引文出处,并做到相关结果和引文作者姓名的准确对应,以防止因无知或故意而造成的抄袭或剽窃他人的学术成果。

在具体的编辑实践中,一些学报对于研究生论文,除了实行严格的三审制以外,还实行导师推荐制,即在投稿时请导师协助编辑部对该生的论文(包括原始实验记录、文章内容、署名)提出初步评审意见,并填写“研究生论文评审意见书”,这样做一方面是让导师把关,以确保研究生论文质量;另一方面是让导师知情并签名表示同意;如导师有不同意见,有权退出署名,这样既可防止与论文无关者在论文上挂名,也不遗漏任何一个对论文有实质贡献的人。一些学术期刊在刊发稿件前,还把稿件以及版权转让协议同时传给作者和通讯作者,并要求作者就作者和单位署名、排序有无争议,有无侵权、泄密等问题签署意见,在一定程度上可防止损害他人著作权类事件的发生。

(三) 应用现代化技术手段,防范学术不端行为的发生

针对近几年震撼科学界和出版界一系列学术不端行为,2006 年6 月,CrossRef 首创并与iparadigms 共同开发了帮助学术界和出版界严正学术风气,防止学术剽窃和欺诈的最新工具———CrossCheck 正式在全球发布。CrossCheck 的诞生,使全球出版者得以共同协作,严厉杜绝学术界的造假和剽窃等浮躁行为。

针对国内在学术不端行为防治方面缺乏必要技术手段的现状,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电子杂志社与同方知网技术有限公司联合攻关,于2008 年底成功开发出全球首个基于全文的“学术不端文献检测系统”,2009 年3 月起,以“科研诚信管理委员会(办公室设在科技部)”的工作推动为契机,分期分批为期刊编辑部开发以“学术不端文献检测”为重点的采编平台。目前这一系统已在全国2000 多家编辑部开通试用。通过系统的检测,能将抄袭、一稿多投等学术不端文献止步于发表之前,防止不端行为进一步蔓延,系统还能将已正式发表的不端文献检测出来,为惩治、处理提供决策依据,除此,系统还对那些企图抄袭作弊的做法具有遏制作用,将不端行为扼杀在萌芽阶段。

(四) 构筑反腐联防机制

打击学术腐败,单靠个体的力量是不行的。现实中我们常常看到,因各家刊物学术水准、规范要求不统一,在对论文发表与否的考虑中,常常掺杂了一些不应有的非学术因素,一篇不符合学术规范而被某家刊物拒绝的文章,却常常能原封不动地被另一家刊物发表。这使得坚持学术规范的刊物相当无奈。

学术期刊构筑起反腐联防机制,以集体的力量而不是个体的行为更能有效地抵制学术不端行为。在期刊领域中,初审是防止论文剽窃的第一道防线。借助技术手段,编辑可以将来稿与数据库进行全文对比检测,从而判断投稿者是否一稿多投或是否剽窃,可实现学术论文学术不端行为的预防的功效。但目前系统只可对来稿审查及已发表文献进行检测,如有可能,建议相关部门搭建采编系统的共享平台,各刊通过共享平台查询了解其投稿在他刊是否有重复投稿行为,一旦发现,联合拒收其稿件,共同在投稿环节及时发现和抵制发表或出版中的学术不端行为,这在一定程度上可消除学术不端行为及其带来的严重后果。

惩治学术造假之风,仅仅有学术期刊一道关卡是远远不够的,也包括作者的道德自律、审稿者和编者的严格审查、学者之间的相互监督,更包括政府和学术监督仲裁机构对学术不端行为的惩处和制度约束。我国政府及管理部门高度重视学术诚信工作。2009 年3 月,以“学术不端文献检测”为重点的“科技期刊学术不端检测系统”和“研究生学位论文检测系统”的推出,从技术上实现了对学术不端文献的检测与监控,将对我国全面治理学术不端行为具有革命性的意义。但真正有效的学术不端预防机制的建设需要更进一步的信息公开。

1、建议由相关主管部门牵头,进一步完善防治学术不端行为的沟通协调机制,联合有关部门、机构的力量,建立健全涵盖科研人员基本信息、诚信档案及对不端行为调查处理的信息共享平台。

2、鉴于中国目前缺乏全国统一的监察制度和机构,大量被揭示的不端行为往往因为惩戒制度和执行机制的缺失而得不到及时有效的制裁,因此建议国家考虑设有专门的独立机构负责调查处理,并建立统一的处理机制。

总之,对学术不端行为的治理和防范,关键还是要加强制度建设,根除导致学术不端的病根,并尽快建立有效的监管机制,加大惩治力度,从而有效遏制学术不端行为的产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