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新闻

浅谈本科生学位论文中的文献综述写作

2014年10月26日 | 作者: admin | 分类: 行业新闻

文献最早是指古代典籍,后来泛指具有一定历史价值或学术价值的图书资料、专著、论文等。而文献综述则是文献综合评述的简称,是指在对所研究问题的相关文献进行搜集、整理、归纳、鉴别的基础上,对已经取得的研究成果、存在问题以及发展趋势等进行系统、全面的叙述和评论。在大学本科生毕业论文中,文献综述是不可缺少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当毕业生开始动笔写毕业论文之前,首先要了解前人对所选题目研究的基本情况,因为只有了解了前人对选题的研究情况,才能避免做无谓的重复劳动,才能从事更有价值的研究;其次,要掌握与选题相关的理论知识,因为只有掌握了相关的理论知识,才能进行深人研究,才能在前人的研究基础上进行创新。而这些工作通过文献综述部分可以得到充分体现。在英国,大学对毕业生的学位论文有着严格的结构要求。一般来讲,学位论文由六个基本的组成部分,而文献综述部分就是其中之一,大约要占到整篇文章的20%左右。因此,在本科生的毕业论文中,文献综述部分写得好坏直接关系到一篇学生毕业论文的成功与否。本人在多年指导本科生毕业论文写作的实践中发现,99.99%的本科生在初写文献综述部分时不成功,以至于影响了整篇论文的质量。因此,本文拟就本科生如何写好毕业论文中的文献综述部分作一些简单的探讨。

一、文献综述写作的重要意义

1.有助于学生们熟悉和了解所要研究问题的已有研究成果,避免重复劳动通过系统回顾某一问题既有的文献,同学们可以了解所要研究问题的研究进展,明确哪些问题已经有了较为成熟的研究成果。如果还没有充分的证据否定已有的答案,那么就不要选择这些问题作为研究目标,否则,将冒重复研究的危险。例如:有学生以政府的公共支出效率为研究内容,现有的研究成果已经比较清晰地说明了以省级政府为研究对象的政府公共支出效率低下。当我们通过文献综述了解到上述研究成果时,而又不能提出反对意见或新的结论,就不宜选择省级政府为研究对象,以免重复研究。

2.有助于学生们发现前沿性问题

在回顾、分析现有文献的过程中,同学们可以了解相关研究问题的研究进展,并且可以这些研究成果作为自己继续从事研究某些问题的基础,以现有研究的不足或者现有研究还未涉及到的领域作为自己未来的研究方向,就有较大可能提出处于研究前沿性的问题,同时可以清楚了解自己的研究问题在学术发展中所处的位置和可能作出的贡献。还是以上面的研究为例。通过对政府公共支出效率的文献梳理,我们发现现有研究存在这样的局限性:与发达国家较高的城市化水平不同,我国正处于城乡二元经济结构向现代经济结构的转换期,现实社会中的城乡分割、城乡分治的二元经济和社会结构导致了公共品的范围、政府的供给能力、居民对公共品需求数量和质量、对公共品的满意程度等在城乡之间、城乡不同地区之间存在着巨大差异,以省级政府或以市级(含辖县)政府的公共支出效率为研究对象,不能真实地反映出城市政府的公共支出效率。于是,将研究问题定位于研究城市政府的公共支出效率,再结合我国的城市化进程,就找到了研究的前沿问题。

3.有助于学生们拓展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

文献回顾的过程,也是一个了解以前研究者的研究角度、研究策略、研究方法、研究工具与研究手段的过程。而这些都可以为同学们继续进行研究提供了借鉴和参考。此外,文献回顾还可以帮助同学们发现和利用现有研究中对某些关键变量的操作化方法和测量指标,在测量某些关键概念或变量时所使用的工具和量表等等。还是以上面的研究为例:通过对相关文献的梳理,我们发现现有研究对公共支出效率的测算大多运用数据包络分析方法(DEA)进行研究,应用其他研究方法的较少。而数据包络分析方法有不需要设定函数形式或分布假设从而避免设定误差的优势,但其不足之处首先是将任何偏离效率前沿的状况都视为无效率,不能将随机误差分离出来;而随机前沿分析方法(Stochasticfrontieranalysis,SFA)虽然需要事先设定函数形式或者误差项的分布假设,但是却能够将纯粹的随机误差与非效率值分离开来,并且可以将环境变量对效率的影响直接包括在分析框架之内。因此,同学们可以尝试着以随机前沿分析方法研究政府的公共支出效率,并且可以和运用数据包络分析方法(DEA)得出的结论进行比较。

4.提高同学们归纳、分析、综合能力,提高自己的科研能力和论文写作水平

通过对所要研究问题的系统、全面的了解,使同学们对所要研究问题有了一个比较清晰的认识。通过文献综述的写作,通过对研究问题进行归纳、分析、总结,又提高了同学们的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为进一步从事科学研究和论文写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二、文献综述写作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1.文献综述和研究问题不匹配

文献综述应该紧紧围绕所要研究的问题进行综述。但是发现同学们在写作过程中,文献综述的范围与所要研究的问题不匹配,两者脱节了。或者文献综述的范围大于了所要研究的问题,或者文献综述的范围小于了所要研究的问题。以上面的城市政府的公共支出效率研究为例:有的同学围绕着政府的公共支出效率进行综述,忽视了研究对象是城市政府的公共支出效率,显然文献综述的范围过大;有的同学围绕着影响城市政府公共支出效率的因素进行综述,显然文献综述的范围过小。恰当的综述应当是围绕着城市政府在提供城市公共品和公共服务方面是有效率的、城市政府公共支出的效率标准、效率的测度指标、效率的影响因素、研究方法、研究结论等方面进行综述。

2.文献搜集不全,缺乏应有的文献

有些学生文献综述内容写得不完整;或者仅仅根据自己的喜好来选择文献;或者未能将有代表陛的文献完全纳入研究的范围;而有的同学在文献综述中,只涉及到国内学者的研究,缺少国外文献;或者只有国外学者的研究,而没有提到国内文献。以城市政府的公共支出效率研究为例:同学们在对影响城市政府公共支出效率的因素进行综述时,大部分涉及到面积、人口、财政分权程度等因素,而城市领导者能力、城市富裕程度等因素基本上给忽略了。而这些因素对效率的影响在外文文献中很容易查到。

3.简单罗列文献,“综”而不“述”

有些学生在写文献综述时,只是简单地把文献罗列出,没有通过合理的逻辑(或是时间顺序,或是观点的内存逻辑、相似程度等)将它们准确地表述出来,没有进行系统分类、归纳和提炼,也就不可能厘清已有研究结果之间的关系,认清问题研究的发展脉络、深入程度、存在的问题等,更没有能够依据文献综述清晰地推导出研究问题。这样的文献综述充其量也只是陈述了他人的观点,达不到通过分析、评说而发现和确立论文选题的目的。

4.个人观点在文献综述中占主体

有些学生在综述中对前人的研究成果的梳理和介绍只是一笔带过,而用大量的篇幅进行评述,进而提出自己的研究设想,结果将文献综述写成了评论或研究计划。没有认识到文献综述的重点在于‘综”,‘‘述”只是起到点睛式的评论或启示的作用,但不应是主体。

5.文献综述缺乏权威性

有些学生虽有文献综述,但只是涉及到一些缺乏权威性和经典性的文献。比如研究财政分权对城市公共支出效率的影响问题,若不综述蒂伯特、奥茨、马斯格雷夫、斯蒂格利茨等财政学大家的观点,给人的感觉就是作者根本就不熟悉所研究领域的理论背景,也没有认真研读过真正有价值的公共经济学文献,其成果价值当然就要大打折扣了。

三、问题产生的根源

1.学生们对文献综述的重要意义认识不足

在毕业论文中,文献综述部分写得好坏首先与学生对文献综述重要意义的认识程度紧密相关。文献综述部分写作的不成功首先在于学生们对文献综述的重要意义认识不足,认为文献综述部分可有可无。

2.缺乏必要的写作能力,不知道怎么写

长期以来我国传统的本科生教育基本上突出以教师、课堂、书本为中心,而实验课多是简单验证课堂教学内容,学生们很少或是根本接触不到科研,有些学生连文献综述是什么都不知道,更谈不上方法、格式、结构等,自然而然也就不会写文献综述。

3.搜集文献资料的能力较弱、手段不丰富

从浩如烟海的文献资料中筛查、检索到目标信息是写好文献综述首要的也是关键的一环。而大部分学生在这方面能力比较欠缺,不能有效地利用图书馆,网络搜索引擎,各种文献数据库等来搜集文献资料,也不会检索方法。特别是对外文资料的检索,再加上外语水平有限,专业词汇不懂,外国文献的搜集尤其困难。

四、解决问题的对策

1.提高学生们对文献综述重要意义的认识

在教师指导学生开题之前,必须让学生们高度重视文献综述的重要性,让学生们认识到文献综述是一篇毕业论文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而不是可有可无的一个摆设或点缀。

2.为学生开设文献综述写作专题课,教授文献综述基本写作方法

在学生们写文献综述之前,请经验丰富或有写作功底的教师作专题讲座,讲授文献综述的基本写作要领,并点评一些优秀和糟糕的范文,让学生们切实感受到文献综述好坏的差异,从中汲取经验。如有条件,老师也可以布置几个题目,让同学们亲身实践写作。然后师生一起阅读讨论、指导存在的问题,提出改进的意见,使学生们对文献综述写作由理性认识到感性认识。

3.培养学生们搜集资料、从事科学研究的基本能力

掌握全面、大量的文献资料是写好文献综述的前提。因此,必须培养学生们搜集资料的能力。让学生们熟悉图书编目,式和检索办法,学会利用书号检索、查阅相关类别的图书和利用馆际互借服务借阅其他图书馆的图书。让学生们学会下载电子版数据库论文,学会Elsevier、JSTOR、Emerald等外文数据库的检索方法和下载文件的方法。有条件的学校可开设一门文献检索课,让同学们系统地学习文献检索的知识和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