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新闻

气象科技论文的选题原则和渠道

2014年11月26日 | 作者: admin | 分类: 行业新闻

在知识经济和气象科技迅猛发展的当今时代,气象科技人员的科研和写作领域越来越广阔,但科研和写作的难度也有了相应增大,尤其是对于大多数没有科研课题的气象业务技术人员来说,撰写和发表科技论文所面临的困难更大。这部分作者往往在真正动笔写作论文时,不是不清楚该如何写而是不知道写什么,即难以确定一个恰当的选题。选题是气象科技论文写作诸多环节中的重要一环,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研究方向和研究领域,也决定科技论文的写作范围和学术价值。由此可见,明确的选题是开展研究的良好开端,也是撰写科技论文的基本前提。要想写出高质量的、有创见性的科技论文,就必须充分认识到选题的重要性,了解有关选题原则,掌握各种选题方法,并能在写作实践中灵活加以运用。所以,气象科技人员懂得科技论文选题规则、熟悉选题技巧是非常必要的。

1、选题原则

所谓选题,是指在特定问题所涉及的范围内,经过筛选、拓展、推断、限制、比较权衡和抽取之后,将某一问题或其侧面转变和选定为研究课题,进而确定为论文的论题。这一工作对研究和写作都是重要的。其实,选题并不神秘,不仅有规律可循,还存在若干技巧供参考,但首先要理解和明确选题的有关原则。

1.1 现实的需要性

满足现实需要这一原则规定了气象科技论文选题的目的。现实需要是提高气象科技人员的研究和写作水平的强大推动力,它为气象科技人员进行科学研究和论文写作提供了广阔的空间和有利条件。这一原则要求气象科技人员在选题时,必须站在气象事业可持续发展和科技进步的高度,端正写作动机,不只是单纯追求论文发表,还要使研究成果和学术论文满足气象科研、业务、服务、产业及管理等一个或多个方面工作的需要。值得一提的是,选题的现实需要并非指急功近利、目光短浅的就事论事,它包括了满足气象科技和气象事业发展的长远需要和近期需要。

1.2 独到的创见性

这一原则规定了气象科技论文的选题应有新颖独到的创造性,要着眼于别人未能提出和解决或未完全解决的问题,这样才能保证论文中多少有一些新发现、新观点、新结论或新对策。也就是说,该原则要求选题必须具有潜在价值。那种人云亦云的学术观点、可有可无的篇什、“似曾相识”的论断、靠剪接拼凑的文字,决不是真正意义上的研究与写作。因此,在气象科学技术发展日新月异的新时代,有志于创造和创新的气象科技人员要敢于冲破学术研究上业已存在的条条框框,大胆探索,以敏锐的目光和深刻的洞察力观察、分析气象科技领域层出不穷的现实问题,把思维的触角伸向有创见性的课题,提出真知灼见,提供切实可行的对策。

1.3 科学的理论性

这一选题原则规定了选题的学术高度。自然界或现实中的任何问题,并非都可将其不加选择地作为科技论文写作对象。这一原则强调,气象科技人员确立选题时,既要有科学态度,也应有科学理论依据。任何真正的选题都要求能够揭示自然现象变化规律或认识客观事物本质,做出是这样或非这样的判断与推理。那么要做到选题符合科学理论,就必须对选题有深入的了解和全面的审视。对于选题,如果一无所知,那就是想当然,就是主观臆断;如果不甚了解、一知半解,那就会片面。不管哪种情况,都不会由此选题出发写出规范的、高质量的科技论文。因此,必须提倡和坚持选题的科学性原则。

1.4 完成的可能性

这一原则规定了选题的难度应与气象科技人员的科研环境、研究能力相一致。换句话说,无论多么有价值的选题,缺少了研究的可行性和完成的可能性,其它原则都变得毫无意义。假使一个县级气象台的业务人员将一种新的数值天气预报模式的研制开发作为研究对象,就很难在有限的时间内据此写出一篇足以有效发表的科技论文。这倒不是有意挫伤任何气象科技人员涉足高新科技领域的热情,而是客观条件不允许、不成熟。因此,在具体选题时,切忌盲目攀比、赶“时髦”,要量力而行,充分考虑到自身的学识功底、知识积累、写作经验、工作性质、试验设施等一系列主客观因素,力求使主观愿望和客观现实、写作动机和写作效果达到统一。

2、选题渠道

2.1 结合本职工作选题

对众多气象科技人员尤其是基层台站的业务人员来说,结合本职工作选取科技论文题目无疑是一种明智之举。因为长期处于业务工作第一线,对本职工作涉及范围内的问题经常接触、认识深刻、思考较多,其中不乏“文章”可做。怎样才能从本职工作中捕捉到合适的选题呢?这首先是一个认识论的问题。因为任何选题都不会从天而降。要做到高质量、高效率选题,就必须在平常的工作实践中树立选题意识,有所思考,有所积累,善于归纳提炼,才能发现新问题、找到新方法、提出新观点。如《小环境变化对地面风观测的影响》、《使用地面测报微机处理系统需注意的几个问题》这两篇文章分别发表在《湖北气象》1998年第1期和第4期,其选题均来源于测报工作实际,也很有针对性和指导性。如果作者没有测报工作经历,是难以写出这类文章的。

有人认为,从事某一具体气象业务工作多年,但许多选题已被同行捷足先登,再难以找到合适选题。之所以存在这种困惑,不是选题少了,而是潜意识里有一种畏难情绪。任何科学技术的研究和探索都是无止境的。如果平时只满足于完成本职工作,而缺乏思考、不善总结、疏于知识更新,对摆在面前的问题熟视无睹,再好的选题也会失之交臂。

为了从本职工作中不断找到切实可行的选题,气象科技人员除了充分考虑个人的专业知识和业务特长之外,还要勤做工作笔记,碰到技术难题,不回避、不放弃,要多查阅有关文献资料,虚心向身边的专家请教,尽量将论文写作与实际工作联系起来。

2.2 从新理论、新技术、新方法的应用上选题

近10多年来,模糊数学、物理耗散技术、神经网络等一系列新的理论和研究方法进入气象科学领域,使得大量科研新成果相继问世。由此可见,新理论、新技术、新方法的运用能为选题提供新的空间。如发表于《湖北气象》1999年第1期的《气象卫星遥感信息在湖北省森林火灾监测中的应用》一文,从介绍利用卫星遥感技术监测森林火灾的原理和基本步骤出发,探讨了这一新技术在湖北省森森防火中的作用与效益。这篇论文之所以能顺利发表,在很大程度上得益于围绕新技术选题。

对于基层台站的气象科技人员来说,要从新理论和高新技术的应用上选题,其难度较大。不是这些科技人员不具备相应的知识结构与写作能力,而是缺乏配套的科研项目和资料来源。但如果能因地制宜、结合基层台站气象业务现代化建设进展和新的气象业务系统(或产品)的推广应用进行选题,就不难写出指导性强的科技论文。如当E601B型蒸发器、VSAT卫星通信小站、Ⅱ型地面有线遥测仪等仪器设备以及MICAPS、MAPS产品还处于试用阶段时,有人就从其使用效果或维护方法上选题,很快写成文章并发表出来。由此可见,只要做有心人,密切关注气象科技事业发展,科技论文选题是不难找到的。

2.3 针对地方天气气候特点选题

不同地区,其地理环境、自然条件、经济状况存在较大差异,其天气气候特点也有所不同。所以,从省情、市情、区情、县情出发,有针对性地选择有关气象难点、焦点、重点问题作为气象科研课题,也能写出揭示地方性气象问题的科技论文。如在《湖北气象》1999年第4期上发表的《武汉市江夏区洪涝灾害成因及减灾对策》一文,作者针对江夏区地处长江中游南岸、境内有大小湖泊108个、汛期江河湖水泛滥、洪涝灾害严重的区情,分析了洪涝灾害的成因,提出了若干防御洪涝灾害的对策。这篇文章本无高深理论,也谈不上有多大的学术价值,但作者抓住如何治理当地突出的水患问题献计献策,为地方政府切实解决这一涉及国计民生的大事提供了科学依据。其选题的现实意义一目了解。

2.4 从不同学科的结合部位选题

现代各个学科呈现出了互相渗透、交叉和综合的趋势,气象学科也不例外。当前,气象学除了与传统的大气物理学、天文学、水文学、海洋学、农学等学科的结合越来越紧密之外,又有了新学科广泛渗透。医疗气象学、气象经济学、气象信息传播学等新兴学科已逐步建立就是明证。如果能专注气象学与其它学科的“结合部”并寻根究底,较容易取得突破性成果,也可据此写出学术价值较高的科技论文。如《十堰市脑血管发病与气象条件的关系》一文,作者通过对十堰市一家医院多年数百个脑血管病例资料与同期相关气象资料进行对比分析,揭示了脑血管发病与气压、气温、湿度等气象要素的内在联系。这篇从气象学与医学的“结合部”选题所写成的论文自然得到了编辑认同,并在《湖北气象》1999年第2期发表。

2.5 针对已有的学术观点和科研成果选题

气象科技发展及其探索是无止境的。一个气象科技人员是否具有创新素质、创新能力,是衡量气象科技人员素质高低的尺子,也是气象科技人员能否进行科技论文高效选题的关键因素。对于气象科技人员来说,在继承已有学术观点和科研成果的基础上还要敢于突破,依据气象科技发展变化,不断审视科学定论,或发现偏差进行纠正,或发现缺漏加以弥补,或发现错误予以更正,这都可作为科技论文的选题。当然,一个气象科技人员对前人学术观点提出质疑的素质不会与生俱来,其挑战权威的选题也不会凭空产生。这二者必须以扎实的学识和丰富的实践经验为基础。只有具备过人的学识,并反复甄别与推敲,才能筛选课题大胆出新,在论文中提出独到见解。否则,是很难从前人的定论中发现问题和捕捉选题的。如发表于《湖北气象》1998年第2期上的《对〈农业气象观测规范〉(上卷)中若干技术问题的商榷》一文,如果作者没有在实践中反复使用《农业气象观测规范》并对其有关规定进行认真比较、探索和检验,岂敢质疑。

2.6 从社会关注的气象热点选题

气象热点是指人们在一段时期经常谈论而又迷惑不解的涉及气象学科领域的新话题。从一定意义上说,气象热点本身就是一个学术问题。如温室效应、南极臭氧层空洞、厄尔尼诺、连续多年暖冬等现象,无一不在影响大气环境和人类社会。如果气象科技人员能够就此类问题展开研究,一定可以写出具有很高学术价值的科技论文。

一个气象科技人员理应对相关(并非全部)气象热点问题有浓厚的兴趣。否则,其以往所学知识必然日渐老化,获得科技信息的敏感性也会变得迟钝。试想,一个气象科技人员连对本专业领域科技发展动态都漠不关心或知之甚少,就不可能捕捉到最新选题。所以,一个有所作为的气象科技人员不能仅满足于做好本职工作,还要密切关注本学科的发展动态,跟踪学科热点,及时进行知识更新和积累。只有这样,才能保持思维敏捷,从所熟知的知识领域和科技前沿发掘那些有重大价值的课题,最终提炼出科技论文选题。如1998年夏季长江发生了百年一遇全流域大洪水,《厄尔尼诺与我国东部地区的气候异常》(发表于《湖北气象》1998年第3期)一文的作者,根据1951~1995年历次厄尔尼诺事件与我国东部地区旱涝异常变化的相关事实,揭示了厄尔尼诺事件造成我国东部地区旱涝异常的原因,重点分析了1997~1998年那次的厄尔尼诺事件对我国东部地区及长江流域天气气候的影响。正因为该文选题既热且新,很快就发表了。

当然,气象热点的影响范围是相对的。同样的天气事件或气候问题,也许从全球范围来看不足轻重,但从全国或全省乃至更小范围来看却引人关注。如1998年7~8月间,湖北省境内发生了两起震惊全国的特大雷击事故,有作者据此及时撰写了《对发生在湖北省的两次特大雷击事故的分析》一文。1999年《湖北气象》第1期及时刊发了此文。显然,始终将视角对准气象热点问题,无疑能提高气象科技论文的选题效率和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