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生学位论文质量的现状
2015年05月20日 | 作者: admin | 分类: 行业新闻
研究生教育是我国教育发展的高级阶段,培养的是具有坚实基础理论和独立科研能力,在科学或专门技术上能做出创造性成果的高级专门人才。研究生的培养质量不仅是一所高等院校育人水平与能力的重要显象指标,更是衡量高校科学研究水平和创新能力的标志。研究生的学位论文工作是研究生学习阶段的一个重要总结,它不仅汇聚了研究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和运用,更反映了研究生的工作实践能力和科研技术水平,某种意义上说,研究生学位论文的完成质量综合体现了研究生的培养质量和创新能力。从目前来看,虽然每年各高校都会评选、表彰一批质量高、创新性强的研究生优秀毕业论文,但整体上学位论文的质量却不容乐观,学位论文抄袭、低质、脱离实际的现象仍大面积存在。因此,基于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对研究生学位论文评审体系进行深入探讨并提出可行性建议具有重要意义。
近几年,高校研究生招生规模逐年扩大,目前正以每年26.9%的速度递增,而扩招之后的研究生学位论文质量处于什么样的状况?据调查,因论文质量延期毕业或不能毕业的学生在高校并非个案。研究生论文质量滑坡、漠视论文等现象广泛存在,具有原创性、前沿性和创新性的论文更是少之又少,但论文评议结果却普遍存在高评价的现象,原本作为规范学位论文评审的相关机制,却屡屡上交“零淘汰”的答卷,与实际情况并不相符。
据笔者对某高校2001~2004 年研究生学位论文评审及答辩情况的调查了解,在毕业的1 710 名研究生中,只有16 人的论文评审或答辩不合格,不合格率仅为0.9%,这种情况与研究生教育的实际水平是不相符的。在美国,一般研究生院的淘汰率在10%~15%,著名大学可达到30%~40%。1995 年,美国的博士学位论文完成率,理工科为60%~70%,社会科学为50%~60%,人文科学仅为40%~50%。
目前,研究生学位论文中问题较多的仍是论文成果的创新性,创新是反映学位论文质量的一个重要标准。创新性要求论文内容要紧跟学科步伐,把握学术脉搏,积极发掘研究内容的探索价值,寻找新规律、新方法,以备实际所运用。目前的实际状况是,学位论文普遍缺乏创新性,不少学生在论文创作过程中,实质性工作投入很少,重复过多,大部分观点和方法都是前人总结过的,再拿来使用。有的研究生把引用的内容进行改动,再作为自己的观点提出,但其所做的改动从学术和实际效用上讲并没有创新意义,换汤不换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