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大学生论文写作过程中发挥编辑的教育职能
2015年06月27日 | 作者: admin | 分类: 行业新闻
以主办学校的优势学科为依托的高校学报,立足于学校的学科特色。而高等院校中“学科”这一概念,除了包含师资阵容等因素之外,也包含着学校的施教对象,即广大的在校大学生。从这个角度而言,高校学报的作者和读者,除教师和科研人员之外,还有一个很庞大的群体,即数量众多的在校大学生。很多高校学生正是从本校或外校学报的阅读中了解自己所学专业的研究和发展状况,进而获取专业方面的学术知识。更有不少学生通过经常阅读学报中前沿的学术信息,把握了本专业的研究规律,据此选择自己的专业主攻方向,开始学术探索之路。“编辑肩负办刊和育人的双重任务,既要勤于执编,不断提高学报质量,又要精心耕耘,促进科坛新秀脱颖而出。”事实证明,很多由学生撰写的论文,往往都是在编辑人员的耐心指导之下,反复修改后才得以发表的。而学生一旦在学报上初试锋芒,发觉自己在学术研究方面的潜能,便会信心倍增,而后继续不懈努力,在学术研究的道路上越走越宽,其中不乏成长为学有所长的专家学者。如何在大学生论文写作过程中发挥编辑的教育职能?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几方面进行努力。
(一)加强学习,提高业务水平
高校学报编辑参与论文写作教学活动是一个自我促进、自我提高的过程。编辑人员如何才能成为合格的高校论文写作课教师?当然需要编辑同时具备学者和教师的基本素质。
首先,要加强编辑队伍的思想政治素质的培养,增强编辑的政治责任感和社会使命感,促使编辑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正确处理个人与集体、编辑与作者的关系,树立甘于为人作嫁衣的奉献精神,始终对作者和作者的劳动怀有敬畏之心,尊重作者和他们的劳动,坚守良好的学术环境,发现和培养人才。
其次,学报编辑要严格要求自己,努力学习,不断提高自己的理论修养和业务水平,对工作一丝不苟,精益求精。各级领导及学报应拟定切实可行的计划,积极创造条件,不断提高编辑人员的业务水平和业务能力。为了使编辑提高理论修养和业务水平,学报要给编辑提供参加学术会议及各种业务培训的机会,让其掌握大量的资料,把握各类信息,经常了解掌握所负责学科的最新发展动态以及所达到的前沿水平,增强编辑主动提出选题、优化选题的能力。
另外,学报编辑要在编辑规范上狠下工夫。编辑规范是真功夫,非一朝一夕能练就,即使一个字、一个词、一个标点的用法都大有学问。因此,编辑需要在日常编辑工作中不断学习、累积各种语言学知识,翻查各类编辑工具书,善于发现问题并寻求解决问题的办法,通过长期积累才能练就过硬的本领。只有思想政治素质和业务水平都过硬的编辑,才能担当起培养年轻人,指导大学生论文写作的重任。
(二)让编辑走进课堂,开设论文写作课,给学生当论文导师
大学生的论文写作课一般都是由其他专业课的教师兼任,任课教师讲授的往往也是其个人的写作经验,不具备普遍性;或一些教科书上的写作学知识,具有普遍性但可操作性不强。很多学生在听完这样的论文写作课之后觉得仍然不知道论文该如何写。即使参照一些现成的论文依样画葫芦,也是邯郸学步,无法真正掌握论文写作的知识。
才的培养起着重要的作用。教务部门、学工部门及相关学院与杂志社应该牵手合作,在发挥高校学报编辑专业特长的基础上和编辑的教育职能相结合,实现教育资源利用最大化,实现出版资源的教育功能。让编辑走进课堂,组织资深编辑和论文写作水平高的编辑,通过授课、讲座的方式,分期分次向大学生传授论文写作知识,针对论文写作方面出现的各种问题进行实例分析,提出具体的解决办法,同时加强学生的学术道德教育、提高科研选题的能力及学术论文的写作水平,真正使学生学到实用的论文写作本领。
在大学生论文写作过程中,每个高校都考虑到给学生配备指导教师,在指导教师的指导下,学生进行论文写作。如果让学报编辑参与到大学生毕业设计等论文写作中,担当他们的论文写作入门的导师,对大学生论文写作能力的培养效果必将事半功倍。如笔者所在的江苏大学杂志社,目前拥有6本期刊,所刊载的内容基本涵盖江苏大学所有学科。杂志社的专业编辑是一支力量雄厚的大学生论文导师,如果将他们充实进大学生论文写作培养的队伍中,大学生论文写作水平和写作能力的提高进程无疑将大大提升。
(三)组织大学生到学报编辑部参加实习,鼓励大学生从事科研创作
高校学报在办刊过程中“一方面可以经常向青年作者提供科研的新材料、新观点、新理论、新信息,引导他们的科研方向,为扩大他们的学术视野、开拓知识领域,创造良好的环境和条件;另一方面学报可以给他们提供发表学术研究文章的园地,激发他们的科学研究热情,进而为他们参加专业性学术活动创造有利的条件和机会”。学报的园地作用可以在组织大学生到学报编辑部实习和辟出版面鼓励大学生从事科研创作等方面体现出来。
首先,高校教务部门及学工部门在组织学生实习的时候,可以形式多样,在杂志社设立实习基地,安排有志愿从事科研工作的学生到学报编辑部实习,为学生提供了解与体会科技期刊出版工作的机会,让实习大学生协助编辑部工作人员完成期刊的编辑出版工作,在日常编辑校对工作中学习论文写作与学术规范。江苏大学杂志社在日常工作中注意到了这一点,在网络平台的使用、校对等方面给予勤工俭学的学生工作的机会,让他们在协助编辑部编辑工作的同时,除了学到一些论文写作知识以外,而且耳濡目染,编辑们扎实的专业知识和踏实的工作作风深深影响着他们。另外,编辑还可以通过多种现代化途径,例如电子邮箱、微博、微信等方式解答大学生在写作中遇到的各种问题,逐渐形成良性互动。
其次,学报的版面是宝贵的,如果学报编辑部大胆创新,辟出一些版面提携学术新秀无疑是一项功德无量、值得赞许的事情。但这就需要学报主编及编辑人员具备前瞻性的眼光和开拓创新的勇气,在有限的宝贵版面中辟出空间,刊载本科生参与的论文,鼓励大学生从事学术研究活动。同时给一些大学生创新项目提供展示成果的机会。江苏大学杂志社在这方面做出了很多有益的尝试,如《江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年第1期李冰水、祝明银的《农民参加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动因刍议》是华北电力大学大学生创新性试验计划项目,2012年第4期刊出黄学贤、邹宇的《行政公益诉讼原告资格制度的建构》是教育部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课题,高校学报编辑担当起培养人才的重任。这些文章的发表,使具有学术研究潜力、并对学术研究感兴趣的学生受到极大的鼓励。这些学生后来基本都报考各相关专业的研究生,陆续走上了学术研究的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