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新闻

做好学士学位授予工作能有效地促进“本科教学工程”的实施

2016年10月07日 | 作者: admin | 分类: 行业新闻

学士学位授予关键在于拥有一套较为完善的制度,重在制定规范的具有可操作性的《学士学位授予工作实施细则》(以下简称《细则》)。长期以来,国家对学士学位的授予标准只有基本的指导原则,而没有具体的实施细则。不同的本科学校,由于办学理念以及办学资源不同,对标准的把握也不尽相同,即各高校在《细则》上存在一定的差异。随着高等教育的快速发展,人们对学士学位授予工作也提出了不少问题和建议。因此,准确把握我国《学位条例》,制定符合本校办学特点、保证培养高质量复合型人才的学士学位授予工作规程和《细则》,能有效地促进“本科教学工程”的实施。

(一)提高实践创新能力要求,优化专业培养方案,促进实践创新能力培养

授予学士学位的前提是修读完本专业的培养方案。因此,首先,要通过问卷调查、教学研讨和专家论证,在培养方案中增大本科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实践能力和创新创业能力所占学分的比例,不断完善专业培养方案。其次,在新生入学后,要注重学生对所学专业及专业培养方案的认识和了解,让学生在修读本专业时就认识到对实践创新能力的要求。同时,教师在整个教学环节中要加强对学生在实践创新能力方面的引导。另一方面,学校也要不断地整合各类实验实践教学资源,建设一批成效显著的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和大学生校外实践教育基地,加强校企合作和同有关部门的合作,为学生提供优势的资源,营造良好的氛围,从而有效地促进学生实践创新能力的培养。

(二)对学生实践创新能力要求的提高,能有效促进教师教学能力的提升

为学生提供勇于实践、敢于创业创新的机会和平台,必须要求具备一支学术水平高、科研能力强的高素质师资队伍。教师要适应新时期的要求,必须不断地提供自身的综合素质:要善于教学内容设计,要善于理论联系实际,要善于将科研成果融入到教学当中,要鼓励学生参与教师的科研项目,要及时对学生所参与的各种项目给予指导等。同时,学校也要重点建设一批高等学校教师教学发展示范中心,积极开展各种技能培训、研究交流、质量评估以及教学改革等工作,满足教师个性化专业发展和人才培养特色的需要。因此,提高对学生实践创新能力的要求、优化培养方案优化,能有效地促进教师教学能力的提升。

(三)学士学位授予专业申报工作,有利于促进专业综合改革

目前,我国学士学位分为13 个学科门类,每个门类下包含许多学科专业。而在每个学科专业授予相应学科门类的学士学位前,都要通过学士学位授予专业申报工作。通过单位自评、申报,同行评议以及市学位委员会学位进行审议,对专业建设提出整改建议,并通过整改建议不断完善专业的设置。授予专业的申请,直接展现了该专业的教学计划、课程建设、师资队伍、教学条件和过程等。因此,整个申请过程有利于促进品牌专业的形成和发展,有利于促进专业综合改革。

(四)建立新机制,严把毕业设计(论文)质量关,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我国《学位条例》规定,授予学士学位的条件之一是具有从事科学研究工作或担任专门技术工作的初步能力。因此,各高校在学位授予时,对毕业设计(论文)的成绩都比较注重。目前,大多数高校在其所制定的《细则》中均要求毕业设计(论文)的成绩达到中等或者绩点达到2.00 以上。然而,在实际当中相当比例本科生毕业设计(论文)的质量相当低,有的甚至直接挪用别人的毕业论文。面对即将毕业的学生,特别是已经签了工作的学生,使得答辩小组的老师在给答辩学生打分时难以抉择,难免“高抬贵手”。加之,许多学校又把学士学位授予率看成是本科教育质量的标志之一,在多种因素的影响下,今天这种恶性循环局面的出现也就难以避免。

面对问题,我们要找到症结所在。要想真正地落实教学改革,提高人才培养的质量,必须积极探索新方法、建立新机制。首先,要提高对学生实践创新能力的要求,鼓励学生参与更多基础应用项目或教师科研项目的研究等,以为毕业设计(论文)提供更多素材,从而写作出选题既恰当又与自己的学术水平相当的优秀论文。其次,指导老师要加强对学生论文写作的指导,从最初的选题到文章最终的定稿都要严格审查。同时,答辩小组的老师要本着对学生、对学术认真负责的态度,对不合格的论文给出好的修改意见,责令其修改后重新答辩。再次,相关部门要加大对本科毕业设计(论文)的抽查力度,加大对优秀论文指导老师的鼓励;对于不合格的论文却通过的现象,要形成一套较为完善的问责制度。

因此,只有严格要求毕业设计(论文)质量,在整个教学环节中创新方法,全面提高能毕业设计(论文)质量,才能切实培养出高质量的人才,才能更好地为“本科教学工程”的实施贡献力量。

(五) 加大学士学位授予工作宣传力度,全面促进“本科教学工程”的实施

我国《学位条例》规定,对有舞弊作伪行为的学生,不授予学士学位。现行几乎所有高校在《细则》中都直接规定,对于考试作弊者,不授予学士学位。因此,为提高学生的学位意识,学校要加强学士学位授予工作的宣传,使学生明白学士学位授予是对学生在校期间的综合素质的一种考核。其次,要增强每年学士学位授予仪式的影响力,让学生们形成内在的动力,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同时,要严格校纪校规,加强校风、学风、考风建设,保证学位授予质量,努力培养出思想道德好、学术水平高的高素质人才。

总之,学士学位授予既是本科教育的的重要环节,又是本科教育质量的体现。随着知识经济的发展,学士学位授予工作将面临越来越多亟待改革的问题。我们只有积极地进行对学位授予工作的研究,不断完善学士学位授予工作机制,才能更好地促进“本科教学工程”的实施和我国高等教育的发展,为国家培养更多优秀的复合型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