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新闻

全程化实践训练体系下的毕业论文过程管理

2017年03月23日 | 作者: admin | 分类: 行业新闻

在有效的课堂教学和全程化实践训练体系下,学生的知识、能力得到了锻炼和提高,而这一切,最终都要物化为四年本科教育的成果——毕业论文。进入大四年级,随着毕业论文撰写工作的正式启动,毕业论文质量管理也随之进入了最后的关键一环——毕业论文的过程管理。学生毕业论文的撰写过程也正是学生知识、能力、学术水平物化的过程,因此,毕业论文的过程管理对于毕业论文最终的质量起举足轻重的作用。毕业论文过程管理的内容包括:选题审查、指导过程检查、督促学生保质保量按期完成论文选题、外文翻译、文献综述、开题报告和毕业论文评阅、毕业论文答辩、毕业论文成绩评定等环节。

(一)制定健全的毕业论文管理规章制度

根据各专业实际情况分专业制定出毕业论文实施细则,并对毕业论文的选题、指导过程、撰写要求、行款格式等都做出具有可操作性的原则性要求,供指导教师和学生参照执行。主要包括:(1)毕业论文的选题。毕业论文选题是关键一环,它直接影响毕业论文质量。一般地说,选题要求体现三个方面特点:一是紧密结合专业培养目标,体现专业特点,综合应用多学科的理论知识、基本技能的综合训练,有利于创新能力的培养;二是紧密结合地方企业生产与经济发展的实际;三是选题应力求新颖,反映时代特征。(2)毕业论文的指导。毕业论文指导过程应强化以下几个方面措施:一是加强过程指导。指导教师根据任务书的要求,在每个阶段及时对学生提出要求,使学生明确各阶段的目标任务、完成任务的时间与方法。二是明确毕业论文指导教师的职责。指导老师必须从观点、材料、结构、语言、格式等几个方面对指导的毕业论文进行多次修改,必须有中间的反复修改过程。三是强化师生研讨交流。由于毕业论文涉及的知识面广、实际问题多、综合性和探索性强,学生一开始往往难以适应,指导教师应至少每周与学生交流一次,及时了解学生论文的进度情况,引导学生发现和提出问题,提高学生观察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四是严把毕业论文撰写的质量关。导师不仅要指导学生学会论文构思与撰写的基本方法技能,而且要严格要求,使论文务必达到观点正确、论据充实、条理清楚、文字流畅。(3)毕业论文的撰写规范和行款格式。一般来说,毕业论文由题目、中英文摘要、关键词、正文、参考文献五部分组成。在正式启动毕业论文工作开始,即应对毕业论文的内容组成以及每一部分内容的撰写要求、字体、格式等都作出明确规定,力求规范、统一。

(二)毕业论文撰写进程的定期监控与检查

为了加强毕业论文过程管理,提高毕业论文的质量,学校、学院(系)要定期组织督导、专业负责人、教学秘书对毕业论文的进度和质量进行检查。这项任务主要分三个阶段进行:(1)前期检查。在指导教师指导学生确定论文选题,并下达毕业论文任务书(学生完成毕业论文开题报告)后,组织专家对学生的论文选题、论文内容、工作量、可行性等进行检查。(2)中期检查。在学生毕业论文写作中期,采取学院普查和学校抽查的形式,对学生毕业论文工作计划的执行情况进行检查。(3)后期检查。在学生毕业论文完成后,学院对学生毕业论文的答辩情况、评分情况进行检查,以保证论文答辩的质量。

(三)科学规范毕业论文答辩程序

成立毕业论文答辩工作小组,全面负责答辩工作的组织、准备与协调,制定《毕业论文答辩规则》和《毕业论文答辩工作程序》,并严格执行。规范的答辩程序可以使学生的思辨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及综合素质得到较大的体现,同时也是检验毕业论文质量的试金石。此外,还应该采取开放式的答辩方式,组织同级或低年级的学生参加旁听。这既扩大了毕业论文的影响,创造相互学习的机会,又使低年级学生对毕业论文有了初步的了解,学习到从书本上学不到的知识以及对问题的思考方法、解决办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