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新闻

指导本科生撰写学术论文,提升大学教育质量

2017年12月21日 | 作者: admin | 分类: 行业新闻

本科生创新能力培养是当前大学教育的关注热点。为培养和造就创新型高层次专门人才、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提升我国本科教育质量,指导本科生撰写学术论文被认为是培养本科生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一种有效途径。指导本科生撰写完成一篇学术论文的过程,被认为是学生在掌握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基础上综合运用各方面知识进行首次学术创新的过程,也是全面提高本科生自身综合素质和培养初级科研能力的过程;但是在当前大学教育中,指导本科生撰写学术论文的学术训练环节还没有被普遍列入本科培养方案。为此,很有必要探讨指导本科生撰写学术论文对于提高本科教育质量的意义所在。

一、指导本科生撰写学术论文是一种可提升大学教育质量的创新教育

据文献,大学创新教育的内涵可以确定为:以培养创新人才为目的,以开展教育创新深化教育改革为主要手段,努力提高学生的创新素质,培养创新人格的教育活动。而我国大学开展创新教育的难点主要有如何设计和组织培养学生创新精神与创新能力课程和建立丰富多彩的创新性教学体系。为此,推进创新教育的相应策略就是大力开展创新性教学,有计划有目的地建立创新性教学体系,包括教学目标、教学过程、课程设计与组织、教学方式与方法、教学评价等多个方面。如果把指导本科生撰写学术论文的教学活动提升为一种新的高年级的正式教学课程,那么这个课程正是具有培养学生创新精神与创新能力本质的创新性教学课程。因为,指导每个学生进行一项有挑战性的小规模科学研究课题研究,并且指导他们进行科学总结并用规范的学术语言写成学术论文,这个过程完全不同于常见的知识传授的应试教育过程,是名副其实的创新教育过程。文献针对中国大学创新教育面临的困境,提出以毕业论文带动大学创新教育的突破口。因为,他认为毕业论文本身是一项难度很高的创新性工作,要求撰写者具备较好的理论功底、较高的观察问题与分析问题的能力以及文章写作能力。如果在进行毕业论文之前,学生就上过指导本科生撰写学术论文创新性课程,那么学生就更能从容地做好毕业论文,更有效地巩固和提升自身的创新能力。所以说,开设指导本科生撰写学术论文创新性课程应该是摆脱大学创新教育困境更好的突破口。

牛津大学和剑桥大学被公认为是世界一流大学。我国的连淑能教授将这两所著名大学的办学思想总结为“探测、挖掘和开发学生的潜在能力,激励个人的创造精神”。简而言之,办大学就是开发学生潜能。这种简单的办学指导思想,对于缺乏创新教育要素的我国大学教育特别有启示作用。连教授将牛津大学和剑桥大学与我国大学的办学风格做了一番比较。他发现牛津大学和剑桥大学的教学特点是:课时少;以个人辅导为主;教学上精耕细作,精讲多议;注重个人见解和废除标准答案;教师重启迪,学生重质疑;提倡独立思考,激励发明创造;既重吸收知识,更重生产知识;教学生做学问时偏重议、读、做、写、创环节。而我国大学的教学特点是:课时多;教学上粗放耕作;知识满堂填灌;学生围绕课本和教师转,习惯于记忆和模仿;偏重标准答案;以教师为中心,上课一言堂;教学生做学问时偏重听、读、记、考环节。正是因为我国大学与牛津大学和剑桥大学之间的这些差异,连教授认为,目前我国的大学教育只达到了吸收前人或别人知识的做学问的前期阶段,而远未进入发现未知知识和创造新知识的做学问的后期阶段。由此看来,我国大学生的基本状态是:围绕教师和课本,忙于上课,无暇去博览群书,独立钻研;不能像牛津大学和剑桥大学的学生那样,更有效地经历做学问的议、读、做、写、创环节,进而激励创新精神、培养做学问的能力。

开发学生潜能,也就是培养未来科学家或工程师的基本素质。而科学家或工程师的基本素质可以说是对事业持之以恒、专心致志,对事物高度敏感、善于观察、富于想像,对现存理论方法和应用技术敢于质疑。应该说这种基本素质的培养,在做学问的后期阶段更有效。指导本科生撰写学术论文正是做学问的做、写、创环节,而写学术论文也是“出”知识或者是生产知识的过程,这正是我国大学教育所欠缺的创新教育要素强化的做学问阶段。显然,开展指导本科生撰写学术论文的教育过程应该是提高我国大学教学质量的一项值得尝试的重要举措。

二、指导本科生撰写学术论文可增强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

关于我国的大学教育质量问题,文献提出了一种很有深度的剖析观点:中国大学教育质量问题主要是重技术教育、轻价值教育和重知识性教育、轻创造性教育。

所谓技术教育指的是过于强调教育的社会功能,评价高等学校的教育质量时停留在“有形”的技术教育层面。诸如大学排名所依据的各项评估指标,如教育经费、教师队伍、科研经费、教学水平等等。所谓价值教育,指的是人文精神教育和科学精神教育。

人文精神教育指的是育人教育。就是要使人成为真正意义上的人,使人格更加完善,使人体现不同于动物的文化生命。我国传统教育理念一直以德育为先,《大学》开篇则提出“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英国教育家纽曼主张的是造就心智开化、心灵和谐、举止高雅的绅士的“博雅教育”;德国教育家洪堡强调个性和道德修养;中国教育家蔡元培认为,教育的终极目的,乃以人为本、完善人格。原华中理工大学校长杨叔子则指出教育之本质是“育人非制器”,他要求他的博士背会《老子》和《论语》,就是为了培养人文精神和科学精神兼备的人才。

所谓科学精神教育是指使学生懂得科学探索是平和而艰苦、毫无功利且永无止境的过程。著名高校哈佛大学的校训是“与真理为友”。这正是漫长的哈佛大学发展历程中,历届师生“与真理为友”,校训潜移默化、超越时空,积淀成一种“大学精神”。作为世界文明古国,中国创造了举世瞩目的华夏文化,但是缺少这种“与真理为友”的科学精神。所以在我国的大学教育中,重科技结果、轻科学探索的风气很盛。于是才有钱学森之问:“现在中国没有完全发展起来,一个重要的原因是没有一所大学能够按照科学技术发明创造人才的模式办学,没有自己独特的创新的东西,老是‘冒’不出杰出人才。这是很大的问题。”所以,在中国强化科学精神教育显得尤为重要。

重知识性教育、轻创造性教育的问题主要是我国大学教育一直缺失研究性教育过程。现在的中国大学教育,粗浅地把学习和研究分成了两个阶段:大学是学习阶段,研究生是研究阶段。这就是问题所在。而在美国,从小学开始,教育者就自然地把学习和研究揉为一体。教师布置小学生做《我怎么看人类文化》的大文章。让中学生开展各种科研活动。到了大学,学习和研究的过程自然交织在教育过程中。相比之下,中国大学教育过程中,学生的“研究性”学习活动严重缺失。大学四年时间里,几乎都是“学习”过程。即便到了写毕业论文阶段,真正投入研究的学生却是少数,大多忙于考研和实习去了。因此,中国大学生普遍缺少质疑和批判精神的事实就不难理解了。

从我国大学教育的历史发展看,中国大学教育缺失“研究性”并非偶然。在建国初期,我国大学教育主要受苏联凯洛夫教育学的影响。那时候强调的是以教材、课堂和教师为中心进行书本知识传授。到20世纪50年代末,提出教育同生产劳动相结合,强调把书本的抽象知识转换为社会实践,强化在社会劳动实践中运用书本知识的能力。80年代初,开始注重用书本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90年代,人们发现中国教育在创新教育方面存在较大的差距。无论是教学还是科研活动,都缺少创新知识的研究氛围。在教育教学核心理念上,从注重书本知识传授进步到强调把书本知识运用社会劳动实践中,再到注重用书本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培养,自认为很先进了,其实还不够。卡茨教授的教学理想意境是:使学生能意识到问题的存在,对学生们的答案提出质询,帮助他们发现现有理论的不足之处,带着疑问离开课堂。帮助学生发现现有理论的不足并带着疑问离开课堂,意味着仅仅是书本知识已经不够用了,需要充满热情的学生去探索、发现新的方法,并用新的方法来解决问题。这种意境已是将运用知识的教学目标提升到运用并创造知识的高度,从技能教育提升到创新教育。其实,创新意识、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归根结底是对现有结论的批判,是对真理的追求。人世间本不存在绝对真理,只有善于对现成的既定的事物发问,对已有理论的否定,才可能提出新的问题,解决新的问题,形成新的真理。我国的大学教育正是缺少了这种对学生的质疑和批判精神的培养气氛和教育过程。

总之,为提高我国的大学教育质量,应该从“重价值教育”和“重创造性教育”的教学改革入手。特别是强调“明德至善”“心智开化”和“与真理为友”。强化指导本科生撰写学术论文的教育过程正是注重了在指导学生探索真理的过程中,激励学生独立研究和独立动手,进而能有效地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和科学精神,增强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

三、指导本科生撰写学术论文是很有必要的学术训练和学术规范教育

关于“学术”之含义,梁启超认为:“学者术之体,术者学之用。学也者,观察事物而发明其真理者也;术也者,取所发明之真理而致诸用者也。”严复认为:“盖学与术异。学者考自然之理,立必然之例。术者据既知之理,求可成之功。学主知,术主行。”简而言之,学是发现真理,术是应用真理;学是科学,术是技术;学术则是知行合一的学问。

关于“学术训练”,据文献,可定义为,在大学由学有专长、训练有素的大学教授对大学生和研究生进行的全面系统的学术培养。学术训练的内容包括:基本了解并初步掌握读书思考、发现问题、确定选题、查资料和运用工具、问题研究和撰写论文的方法;树立正确的学术道德观;坚持实事求是、科学严谨的治学态度;恪守公认的标准学术规范等等。指导本科生撰写学术论文正是一项针对本科生的学术训练,也是一项值得提倡的学术规范教育。

所谓学术规范教育是培养学生的学术创新能力和遵守学术规范的习惯。学术创新能力体现了研究者提出新思路、应用新方法和创造新事物的能力。遵守学术规范展示的是研究者在科学探索过程中的法律意识、道德意识和程序意识。在遵守学术规范进行学术创新,才可能保证学术创新的科学性和有效性。加强学术规范教育是为了更好地促进学术创新。我国教育部已多次发布关于加强学术道德建设和抵制学术不端行为的文件。要求高等学校加强学术道德和学风建设,提高广大师生的学术自律意识,把学术道德和学术规范纳入本专科学生和研究生教育教学之中,形成学术道德和学术规范教育的长效机制。

学术论文是专业人员表达科学研究成果、论证学术见解的文章。学术论文以学术问题为论题,以学术见解为主要内容。学术论文的本质是创新性,主要是指选取新论题,运用新方法或新材料进行创造性研究,获得创造性成果。学术论文与学生已经熟悉的教科书有本质的区别。教科书是教学活动的材料和依据,而学术论文则表达研究者独创性的学术成果。教科书强调的是基础性、系统性、公认性、规范性,而学术论文强调的则是学术前沿性、创新性、深入性。在表达方式上,教科书偏重于介绍知识,旨在使人知、使人懂,说明性色彩浓;而学术论文重在论证学术观点,旨在使人信,论证色彩更浓。学生初学写学术论文时,常常把学术论文写成了教科书体裁形式,就是因为没有掌握学术论文的本质特征。

指导本科生撰写学术论文的教学活动早有报道。牛津大学和剑桥大学早已实施了本科生导师制,导师的重要任务之一就是指导学生完成一篇学术论文。我国近年来全国已有近百所高校试行本科生导师制。本科生导师制将教师教书育人的要求具体化、制度化,有利于提高本科生教育的整体质量。美国研究型大学本科教育委员会提出的报告指出,要把研究型教学作为本科教学的要求,使学生具有真正的有价值的研究经历。我国教育部提出高校要积极推动研究型教学,提高大学生的创新能力。国内部分高校,如清华大学、浙江大学,在本科生研究式学习方面开展过有益的探索和尝试,实施了本科生科研专项计划,以学生为主体在教师指导下开展科研训练。虽然我国本科生参与科研的规模和方式方法都有进展,但总体上普及不够,没有形成制度;没有列入本科教育的日常环节;缺乏系统性和连续性。这就是限制本科生创新能力提升的重要因素。

尽管我国高校本科生参与研究的教育过程的开展缺乏系统性和连续性,指导本科生撰写学术论文的教育过程更是没有普及和形成制度,但是持续开展指导本科生撰写学术论文的教育过程确是非常必要的学术训练和学术规范教育。只有给学生提供有挑战性的选题,充分相信他们的能力,让他们独立地进行研究,并且适时地指点他们突破难关,才能释放他们的潜能,获得有创新的研究成果。指导他们将创新的研究成果写成规范的学术论文的过程,正是完成学术规范教育的过程。也就是要在这个过程中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和科学精神,增强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