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新闻

试论医学论文的投稿导向

2015年08月25日 | 作者: admin | 分类: 行业新闻

近年来,科研人员的投稿意识发生了很大变化,越来越重视所投向期刊的质量及其在国际国内的影响,希望自己的论文能被权威检索系统收录,让更多的同行了解,以扩大自己的学术影响。但是,目前国内外文献检索和评价系统较多,发布文献统计数据的信息机构不止一家,关于期刊以及论文质量评价的学术讨论也是百家争鸣,是非莫辩,使他们感到非常困惑,不知该依据哪个指标体系,将论文投向何方。因此,本文拟通过对国内外生物医学及相关学科的权威检索和评价系统的分析,使医学科技人员了解各种检索和评价系统的特点,以确定自己论文的投稿方向。

一、核心期刊与统计源期刊的比较

科技人员最容易混淆的是核心期刊和统计源期刊的概念,有的甚至直接将二者划上等号。核心期刊:英国文献计量学家布拉德福(Bradford)首先发现了论文在期刊中的分布规律。他认为:“对某一主题而言,将科学期刊按其登载相关论文减少的顺序排列时,都可以划出对该主题最有贡献的核心区,以及含有论文数量与之相等的几个区。这时核心区与相继各区的期刊数量成1:a:a2…的关系。”当时,布氏研究了地球物理学及润滑学两个学科,他取分区数为3,测得a=5。这表明1/3的论文刊载在3.2%的少数期刊上,而2/3的文章则分散在大量期刊上。这少数信息密度高、载文量大的期刊可称为核心期刊(CoreJournal)。对不同的学科,尽管a值不同,但分布规律是相同的。

美国的SCI以收录自然科学核心期刊为宗旨,它的《期刊引用报告》(JCR)报道了用一套完整的期刊评价指标体系(期刊的影响因子、即年指标和被引半衰期等)对科技期刊的评估结果,以保证SCI每年收录的期刊是各学科的核心期刊。国内由北京大学图书馆和北京高校图书馆期刊工作研究会联合编制的《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对75个学科的期刊依作者单位:400038重庆第三军医大学科研部据核心期刊的评价标准进行筛选,分类列出。中国科技信息研究所和中科院文献情报中心也采用核心期刊的评价方法来筛选数据库的来源期刊。

来源期刊:检索系统(数据库)收录的期刊,因其提供来源文献而统称为(这种检索工具的)来源期刊,如MEDLINE收录了3000余种刊,化学文摘收了上万种刊,这些期刊就是这两种检索工具的来源期刊。

检索系统大致可分两种,一种是用于检索文献信息的,它以收录文献齐全为宗旨,能较为全面的查到某学科领域的文献,如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和化学文摘等,均没有严格的选刊标准,特别是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只要中国医学科学院情报所收藏的期刊(包括内刊)都被收录。另一种是既可检索文献,又可用于期刊和科研绩效评价,它对所收录的期刊进行严格的评价和筛选,并出版期刊评价报告,也称为“期刊引用报告”,如SCI、中国科技论文与引文数据库(CSTPCD)和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CSCD),这些检索系统具有统计评价功能,它们所收录的期刊均可称为统计源期刊。不过,由于国家科技部中国信息所率先在其“中国科技论文统计结果”中使用“统计源期刊”的名称,因此,在国内,“统计源期刊”就成为了信息所进行科技论文统计与评价的专有名词,同时也引起了科技工作者的一些误解。

二、国内外权威检索和评价系统的特点分析

我们一直认为,“论文数量的多少和质量的高低是评价科研机构和科技人员学术水平的重要指标,论文质量的高低可从论文发表以后的应用情况,即论文是否被权威检索系统收录以及被引用情况这两个指标反映出来,其中期刊是否被权威检索系统收录是论文能否被广泛应用的关键”,因此,我们以文献检索(评价系统)收录期刊的情况以及期刊的评价指标来作为确定论文投稿的依据。

国外可用于医学文献计量评价的检索系统主要有SCI和MEDLINE两种。SCI是美国科学情报研究所(ISI)编辑出版的检索系统,每年收录自然科学,包括数学、物理、化学、生命科学、环境科学、工程学等学科的核心期刊3000余种,其扩展版(SCI-E)收刊5000余种。它提供著者、主题、机构、引文等检索途径。与其它检索系统相比,SCI有两个特点:提供了引文检索和机构检索两条新颖的检索途径,可检索科研机构和人员论文被SCI收录及被引用情况,可用于评价机构和个人科研水平;SCI有严格的选刊标准,每年出版《期刊引用报告》(JCR)报道该年度五千多种期刊的载文量、被引频率及影响因子,并排出名次,为人们评价科技期刊的质量提供了权威的标准和可靠的数据。

由美国国立医学图书馆研制的MEDLINE数据库,是生物医学领域最权威和使用最广泛的数据库,每年收录生物医学期刊3000余种,MEDLINE每年由“文献选择技术评价委员会”(LiteratureSelectionTechnicalReviewCommittee)对申请加入的期刊评分,符合要求的期刊才能被收录。国内目前被用作科研绩效评估的系统主要有中国科技论文与引文数据库、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和《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

国家科技部中国科技信息研究所从1987年开始对中国科技人员在国内外发表论文数量和被引用情况进行统计分析,每年召开“中国科技论文统计结新闻发布会”,公布前一年我国科技工作者在国际国内发表论文数和被引用量的各类排行榜,出版《中国期刊引证报告》,报道统计源期刊各项计量指标的统计结果,同时利用统计数据建立了中国科技论文与引文数据库(CSTPCD)。据2001年版《中国科技期刊引证报告》报道,CSTPCD2000年收录自然科学类期刊1411种。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中心参照美国SCI的模式,研制了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CSCD)。

CSCD2000年收录自然科学类期刊996种,其中核心库644种,扩展库352种,其核心库是中国科学院院士推选人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杰出青年基金、资助项目后期绩效评估以及国家重点实验室评估指定查询库。同时出版的《中国科学计量指标:论文与引文统计》,运用科学计量学和文献计量学的有关方法,对我国科技论文的产出力和影响力及其分布情况从总体上进行客观的描述。

《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由北京大学图书馆牵头,组织北京地区40余所高校图书馆和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中心、中国社会科学院文献信息中心、中国人民大学书报资料中心等相关单位的148位专家和期刊工作者,依据多指标综合筛选方法,对1995年以来我国出版的万余种中文期刊进行了全方位的调查、研究和筛选,并聘请214名学科专家参与鉴定,最终确定1571种为第三版《总览》的核心期刊。

三、把握检索(评价)系统特点,选准高质量期刊投稿

随着中国科技信息所每年公布国内科研机构SCI论文数量及引用排名,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在杰出青年基金和国家重点实验室评估时,论文的收录和引用成为了重要的评估指标,SCI日益被国内科研机构和科技人员重视,许多机构对在SCI来源期刊上,尤其是高影响因子期刊上发表论文的作者予以重奖。但也有一些专家对此提出不同看法,认为SCI收录中国期刊少,以此评价中国学者的学术水平不公平;有的提出如果鼓励科技人员向SCI源期刊投稿,会使我国的优秀论文流向国外期刊,影响了我国期刊的质量;也有的专家认为SCI作为宏观评价(如国家或地区)时较为科学,但用于个体评价则有失偏颇。

在我校“第二届海外学者生命科学与医学学术报告会”会议期间,我们举办了“如何向国外知名期刊投稿”专题座谈会,与会的海外学者认为,国外没有科技成果奖励,一个实验室或实验室主任的成果主要表现在刊载论文期刊的分值(即影响因子)上,因此,他们在投稿时非常重视期刊分值的高低。由此可见,SCI是国际通用的一种评价科研绩效的工具,我们认为将论文投向国外优秀期刊,是提升我国科学家学术地位的有效途径,是中国科学走向世界的表现,中国科学家和中国期刊只有积极参与国际竞争,才能跻身世界科学领域前列。因此,我们建议科研人员向国外期刊投稿时应尽量投向SCI源期刊,并选择高影响因子期刊。

毋庸置疑,SCI的源期刊是医学论文投稿的主要目标。但是,我们也应清楚地认识到,SCI也有其局限性,一是收刊较少,二是偏重基础研究,因此,在SCI源期刊上发表临床医学论文难度较大。我们认为,MEDLINE/IM作为医学界最常用的检索系统,应纳入评价生物医学工作者科研绩效的指标体系,向MEDLINE源期刊投稿也是不错的选择。

中国科技论文与引文数据库和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均以中文科技期刊为统计对象,中国科技信息所和中科院文献情报中心每年都要公布科研机构国内外论文数量和引文的排名,由于信息所开展统计工作时间早,影响大,更被管理机构重视。CSCD是中科院和基金委指定查询库,为科技人员所关注。

从第二部分的分析可以看出,两个系统差异最大的地方在于源期刊数量的多少,信息所的统计源用刊几乎是后者的2倍。其实,这两个数据库收刊的重复率是很高的。据2001年两个数据库的来源期刊表统计,有590种刊是两个数据库共同收录的,其中医学期刊135种。因此,我们可以这样认为,这590种期刊是两个机构共同认可的核心期刊,将论文投向两个数据库共同收录的期刊是我们向中文期刊投稿的最佳选择。

《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与前两种系统不同之处在于:①不仅收录了自然科学,还收录了人文科学的核心期刊;②是由图书情报工作者和各学科专家共同评定认可的;③不具备文献检索功能。《总览》编制的主要目的是用于图书馆选购期刊和读者导读。由于它依据传统的学科分类对期刊进行评估,一些非常优秀的新兴学科、边缘学科和交叉学科的期刊被忽略了。因此,我们认为用《总览》进行医学科研机构和人员绩效评价有失偏颇。

在此,我们仅就国内外文献(评价)系统的特点分析,谈了对医学论文投稿导向的一些意见。当然,一篇学术论文能在高质量期刊上发表,首先要保证论文自身的水平,确保论文观点突出、立意新颖、阐述准确、文字通畅、著录完整,并要注意一些论文的非质量因素,如权威检索(评价)系统的来源期刊对论文的文字规范、文章格式、份数、稿件类型、字数限制等,国外期刊对论文的格式一般要求较高,如果因稿件格式不符合要求而反复修改,甚至弃稿,是非常可惜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