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新闻

初审中如何多角度把握论文质量

2015年12月06日 | 作者: admin | 分类: 行业新闻

一般学术期刊都实行三审制: 编辑初审、专家评审、主编终审。编辑初审主要是指编辑人员对分管专业或学科的论文稿件进行初步审查和评价,以决定是退稿还是送专家评审。编辑审稿的实质是根据刊物的研究方向,把社会与读者的时代需求转化为内在的选择标准与判断尺度,有目的地根据办刊宗旨和组稿要求,精心地选择具有学术价值和应用前景的论文,以满足研究需要及读者需求的过程。有人把编辑的审稿方法概括为: 用形式逻辑方法判断文稿的科学性,用系统论方法优化控制编辑过程,用信息论方法选择编辑文稿,用行为科学和社会心理学方法研究作者、读者的心理,用美学方法提高期刊的审美价值,用统计分析方法审查论文的图表数据,用模糊数学方法评审论文质量,用文献计量学方法实现编辑工作科学化。编辑初审中要多角度把握论文的质量,既包括内在质量,又包括外在表达。

一、对文稿进行准确的价值判断

编辑要有“慧眼识珠”的眼力,就稿件涉及的研究领域而言,编辑的研究一般没有作者更深入,但由于编辑长期处理大量稿件、参与相关研讨活动,掌握大量研究信息,特别是阅读了大量的专家审稿意见,工作的积累使编辑对相关学科的研究内容具有一定的把握能力。编辑对相关学科的了解和对知识信息的涉猎,通常要比作者全面而宽广,因此能从专业的不同角度去发现、寻找文稿的创新点,正确评判其学术质量,初步评价论文是否有学术深度、是否有特色等。当然,编辑要做好初审工作就必须要注重培养学术意识,要密切关注各学科的学术动态,并具有一种特有的学术敏感性、鉴别评价能力和创造能力。编辑敏锐的学术眼光和强烈的学术意识是鉴别稿件学术质量的前提条件,而对学术的关注和执著,会潜移默化地形成一种学术识见力,缺乏这种学术识见力,则不能对文章做出准确的评价,很多有价值的文章会失之交臂,一些平庸之作或泛泛之论交由专家复审,徒增审稿成本和工作量,甚至使编辑部的声誉受损。在学术期刊编辑处理的文稿中,不可否认有些文章在内容的创新性和表达的完整性方面都有独到之处,能让人产生眼前一亮的感觉,哪个编辑看了都会爱不释手,但多数情况下,大多数文章,一些有创新性的研究成果,由于处在研究的前期阶段,理论体系尚不完善,文稿中常存在某些基本概念模糊不清或某些推理不严密等逻辑漏洞,编辑面对的往往是未经雕琢的璞玉,编辑能否透过文稿表面的不完美发现其内在价值,是编辑工作能力的重要体现,是影响刊发论文质量的重要方面。编辑初审最重要的是要对论文的学术价值做出较为准确、客观、科学的评判。只有达到这样的要求,初审工作才是有效的。

二、对文稿的文字表达作进一步规范和完善

编辑的思维是作者思维的延续和拓展、引申和发挥、补充和完善。有的论文虽有学术价值,但作者可能受写作能力限制,表达不充分; 可能因不熟悉出版要求而造成表述不完整。科技信息需要以特殊的方式进行传播,编辑就要将原始的信息条理化、规范化、有序化,通过整理、加工和再创造,使信息得到调整、重组与最佳组合。如参考文献是科技文献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评价科技期刊编辑质量和学术水平的一项重要指标。在实际工作中,参考文献的标注质量常常被忽视,有的格式不规范,甚至连作者、题名、刊名、卷、期、页码等重要信息都会遗漏或出现错误,参考文献成了可有可无的摆设。参考文献失真不仅给读者根据引文查找相关文献带来困难,而且影响了论文中相关论点、论据和论证的可信度,在某种程度上也影响了论文的质量和学术水平; 因此,编辑就要对稿件中列出的参考文献认真核对。同时,编辑有责任去消除文稿中一些技术性的差错与疏漏,保证文稿整体的完整性,若有缺项应联系作者补齐,要确保文稿的观点明确,论述充分,层次清晰,文字通顺。

三、对文章的查新

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编辑对象越来越呈现出丰富性、复杂性、多变性等特点,这给稿件质量控制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无论编辑知识如何渊博,仅凭编辑的主观直觉就判定一篇稿件的学术价值是不严谨的。期刊编辑可以借鉴科技查新工作的思路和方法,对每一篇来稿都进行系统的检索,根据稿件所包含的科学技术内容提取查新要点,选择相应的国内外的有关数据库进行文献检索,可以非常容易地了解国内外有无相同或者类似研究的文献报道。及时了解到期刊近期刊登的内容及某学科的最新进展。对学术信息进行鉴别、过滤并将检索到的文献与稿件进行对比分析,通过对发表论文的分析比较,判断论文的价值、来稿的创新性、新颖性,与传统的凭借编辑的印象进行稿件初审和挑选的方法相比,这种先通过网上数据库检索,并对相关信息进行分析后再作初审结论的做法无疑更具客观性和可信度,大大提高了初审质量和时效。编辑要学会利用网络技术,及时了解相应学科门类学术发展的前沿信息,了解和掌握学术论文查新的基本方法,对论文进行二次加工,淘汰无新意、重复发表或抄袭的稿件,选择并编辑出更高质量的学术论文。学术论文查新注重是否具有原创性; 是否重复发表; 是否有抄袭内容等,为是否录用稿件和判断稿件质量提供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