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新闻

毕业论文指导现状及常见问题

2017年03月02日 | 作者: admin | 分类: 行业新闻

(一)选题不恰当

选题是撰写学位论文的首要环节,是学术论文写作的开始,是选择和确定研究课题、研究方向的过程,是极为重要的一步。它不仅是科学研究能力的表现之一,也是影响学位论文整体层次的重要因素。

从目前的学位论文来看,主要存在以下问题,一是有些学位论文的选题太宽或太窄,选题范围太宽,容易写得很肤浅,面面俱到,导致论文缺少研究价值,而选题范围太窄,又容易导致工作量明显不足,研究无法深入;二是有些选题过于陈旧,很难写出新意,设计缺乏创新,重复老题目,限制了学生主观能动性的发挥,忽视了对学生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的培养。

三是在毕业设计选题时,目前大部分高校仍实行约束性的选题方式,先由指导教师拟定,再由学生在此范围内选择,或者干脆由导师拟定,这样也可能完成较好的甚至优秀的学位论文,但学生没有学会如何选题,其学术研究能力不完整,缺乏选题的能力,而且由于没有结合每个学生的特点和实际能力进行选题,导致学生没有兴趣。

(二)查阅文献能力差

查阅文献是学位论文写作的前提和基础,全面、深入地查阅文献不仅可以帮助本科生确立学位论文的选题,还可以为论文的深入研究提供有力的支撑。目前的本科生学位论文检索资料主要存在以下两方面问题,首先是文献搜集不全,有些本科生查阅文献的途径非常单一,主要是通过网络搜索与自己选题相关的论文,而有的学生找到一两篇文献就认为完成了搜集工作。因为检索到的文献太少,未能将有代表性的文献完全纳入研究的范围,或仅仅根据自己的喜好选择文献,其结果便是不能系统全面地把握研究现状,或片面理解他人研究结果,从而盲目地认为某问题或领域尚未被研究,使得自己的研究变成一种重复性的劳动。其次是文献阅读不深入,简单罗列,以偏概全,没有充分理解已有的研究观点,只是陈述了他人的观点,达不到通过分析、评述而发现和确立论文选题的目的。

(三)解决问题、分析问题的能力欠缺

论文的写作本身就是一个不断消化知识、整合知识、吸收新思想、训练思维的过程,这是一个富于创造性的主动学习、主动参与的过程。大多数本科生平时没有参加过任何科研项目,科研意识较低,要毕业了还不知科研论文为何物,充分反映了大学生在学习上的被动性。另一方面,大多数高校在日常教学中也较少为学生提供解决问题的机会,导致大多数学生解决问题、分析问题的意识和能力欠缺,因而也不可能写出高质量的毕业论文。

(四)写作技能有待提高

在指导学位论文时,教师既要对论文的内容严格把关,也要对论文的格式进行规范。学位论文中最常见的问题是结构设计不合理,论文各部分之间缺乏逻辑上的有机联系。而有的论文观点前后矛盾。虽然大多数高校已制定和出台了学位论文撰写的基本规范,指导教师从开题报告一直在强调格式问题,但在论文指导过程中,仍发现部分学生论文的参考文献、致谢、字体、字号、行间距等都未达到要求,尤其是论文的结构、参考文献出现的问题较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