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新闻

美国:反“学术不端”不手软

核心提要 大学对“学术不端”行为的处罚措施包括:解除雇佣合同、降职、减薪、停招研究生、拒绝授予终身职教授等,并根据过错程度,数年内甚至终生不得再申请项目。而且学术作弊一旦被戳穿,往往就意味着当事人身败名裂,在学术界难以再呆下去。 与世界其他任何国家一样,“学术腐败”在美国也时有发生。“学术腐败”的美式名称是“学术不端行为”。它指的是“在提议、开展和评议科研项目,或报道科研成果的过程中,出现的捏造、篡改或剽窃的行为”,同时又要区分“明......

2014年10月01日 | 作者: admin | 查看全文

如何打击?学术造假的衍生难题

前不久,科技部在官网发布通告,撤销原西安交大教授李连生2005年获得的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项目,理由是存在严重学术不端行为。 这是我国“第一例”因学术造假被撤销的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获奖项目,被誉为“国内学术打假第一拳”,显示了国家打击学术造假的态度和决心,对于遏制日益猖獗的学术不端行为,将起到积极作用。 学术造假乱象 李连生事件,仅仅是学术造假乱象的一个例子。近几年,学术造假事件不断涌现,已经到了触目惊心的程度。 原上......

2014年09月26日 | 作者: admin | 查看全文

学术研究成商业攻击 “片丸之争”研究立场遭质疑

中国工程院院士李连达牵头的课题组多篇论文涉嫌造假一事近日引起广泛关注。记者在跟踪调查中发现,此事已从一起普通的论文造假事件演变成事关两种药品的“片丸之争”,进而演变成一场商业攻击,国内两家著名医药企业天津天士力、广州白云山均被牵涉进来。 事件的真相究竟如何?双方争执的背后,又暴露出哪些问题? 学术揭发演变成商业攻击 日前,“院士课题组涉嫌多篇论文造假”一事被披露之后,李连达在接受多家媒体采访时提到,他认为这一事件的幕......

2014年09月20日 | 作者: admin | 查看全文

治理学术不端要注重软环境

近年来, 一些学术剽窃、造假事件在学术界屡屡曝光。为此, 教育部提出, 强调“对学术不端行为要像体育界反兴奋剂一样, 像对待假冒伪劣产品一样‘零容忍’”, 并且提出“惩防并举、标本兼治、综合治理、多管齐下”的十六字方针。 这十六字方针更多强调刚性治理, 其实, 治理学术不端, 软环境也非常重要。处理学术问题更多还是要遵循学术的规律, 采用学术的办法。 学术不端行为严重损害了学术界的形象, 阻碍了高素质人才的培养和科技水平的提高。严惩学术不......

2014年09月15日 | 作者: admin | 查看全文

捷克:大学联网反剽窃

从今年12 月份起,由捷克教育部支持研发的最新一代“反剽窃”电脑软件系统,开始在捷克一部分高校正式投入实际应用。此间媒体称,随着校方及教育管理部门打击学术腐败的力度加大,今后高校论文抄袭、造假者将面临更大风险,校园剽窃现象将会大大减少,“环境将明显净化”。 捷克高校学生毕业论文的抄袭和教师论文论著的剽窃现象由来已久。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和在高校教学领域的广泛应用,校园论文抄袭、剽窃甚至通过网络“订购”造假等学术腐败现象愈演愈烈。......

2014年09月10日 | 作者: admin | 查看全文

学术期刊难辞论文抄袭之咎

两名即将毕业的大学生举报称,广西柳州市第一人民医院檀德馨和浙江省平阳矾矿医院潘芝芬发表在《中国实用妇科与产科杂志》1997年第13卷第6期的《刮宫术后宫腔粘连185例分析》一文,遭到16个单位25人的6轮抄袭,形成了一起史上最牛“连环抄袭案”。学术抄袭案之多几乎已经难以再让媒体兴奋,只有被冠以“最牛”才能再次引起围观。实际上,上个月媒体刚刚报道过一起教授在核心期刊所发表的论文几乎完全抄袭教科书的事件,这恐怕算得上史上最荒诞抄袭案。另据......

2014年09月09日 | 作者: admin | 查看全文

论文造假暴露学界致命弱点

以浙江大学药学院一位博士后为第一作者,在国际顶级学术期刊上发表的一系列学术论文,日前因涉嫌数据造假、一稿多投等学术不端行为而被撤销。这一系列造假行为对中国医学界的国际学术声誉造成了严重的伤害。据统计,迄今为止,这组被媒体披露的造假和学术不端论文已多达14篇。 论文造假为何屡禁不止?为何本该视学术声誉为生命的科研工作者要铤而走险?这些不断出现甚至批量生产的假论文伤害了谁?为何监管机制没能发挥应有的作用?这一事件的曝......

2014年09月07日 | 作者: admin | 查看全文

工程院“定性”浙大论文剽窃案

新华社北京3月6日电(记者吴晶晶)中国工程院6日就浙江大学药学院原副教授贺海波等人论文剽窃事件向媒体通报有关调查情况。经调查,论文剽窃一事情况属实,李连达院士的署名是在其不知情的情况下被擅自署上去的,他对这一剽窃事件负有疏于管理、教育不力、监管督查不严的责任。 中国工程院副院长、科学道德建设委员会主任杜祥琬介绍说,中国工程院于2008年12月收到有关此事的投诉,经调查,浙大原副教授贺海波等人论文剽窃一事情况属实,剽窃证据确......

2014年09月05日 | 作者: admin | 查看全文

论文写作也要看学生的思维和心态

学位论文是学位请求者请求学位而提交的学术论文, 分为学士、硕士、博士论文三级, 依据5中华人民共和国学位法令6规则, 不相同等级的论文, 有不相同的需求,如硕士论文的需求是: 在本门学科上掌握坚实的根底理论和体系的专门知识; 具有从事科学研讨工作或独立担负专门技术工作的才干; 别的硕士学位论文对所研讨的课题应当有新的见地。学位论文除具有论文三要素, 观点、论据、证明外, 还需有专业性、科学性、学术性、立异性、应用性、体系性、规范性......

2014年09月02日 | 作者: admin | 查看全文

监管机制缺失也是学术造假的主因之一

2009“学术造假”事情不完全统计 2009 年3 月,浙江大学贺海波论文造假,被校园吊销副教授职务和任职资历。我国工程院院士、浙江大学药学院院长李连达对此事负有监管不力的职责,校园对其作出不再续聘的处置。 2009 年4 月,上海大学博导陈湛匀因论文抄袭被吊销行政职务。同月,我国工程院院士、闻名血液病专家陆道培举行发布会,指认弟子、北京大学人民医院血液病研讨所所长黄晓军存在论文剽窃、造假等严峻学术不端行动。 2009 年5 月,东北财经大......

2014年09月01日 | 作者: admin |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