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新闻

我国科技期刊的内忧与外患

2013年11月10日 | 作者: admin | 分类: 行业新闻

科技期刊是科研成果的主要载体, 是科技交流的重要园地, 是创新型国家建设的重要方面, 是国家科技竞争力的标志。也可以说, 科技期刊是反映一个国家乃至一个时代科技创新水平的窗口。中国的科技期刊是否能承载众托、完成这个使命? 众多期刊人面对这个问题可能都会有些许汗颜, 症结所在也是困扰我们多年的问题。现就我国科技期刊的内忧与外患与同人探讨, 共同寻求我国科技期刊发展之路。

1、我国科技期刊的概况

从数量上看, 中国科技期刊占全国期刊总数的一半多, 已成为世界上数量仅次于美国的第二科技期刊大国, 初步形成了具有一定数量规模、涵盖学科齐全、基本满足科技发展需要的科技期刊体系。从质量上说, 中国科技期刊的发展距国家创新体系建设的要求还有相当大的差距, 目前还缺少具有国际影响的名刊, 大多仅限于为我国的科技工作者提供交流的平台。二者结合起来, 高论文量低引文量是其主要特征。爱思唯尔出版集团最近的研究表明, 中国的研究性论文和科技及医学期刊数量增长极快, 但质量略处在世界平均水平以下。

中国的科技期刊总体实力弱小、格局分散、管理多头、效益不佳, 缺少参与国际竞争的实力。主要表现:

1)结构不合理, 低水平重复现象严重。同类期刊过多势必导致稿源分散、资源浪费, 形成刊多质低的局面。

2)出版频率低, 发表时滞长。2005年我国科技期刊66.5% 位于中频区(双月刊、月刊), 低频区(季刊、半年刊) 占29.3% , 高频区( 半月刊、旬刊、周刊) 占4.1%, 与发达国家有较大差距; 美国医学会杂志??能在60d内刊出重要文章, Nature常规是12d, 最短发表时滞为3d。

3)在国际上有影响的期刊和论文均较少。以医药学领域为例, 无论医学科学还是医药卫生期刊, 在国际上均处于劣势地位: 对全球高水平研究论文的吸引力不够, 全球性销售受到制约, 在世界医药学领域基本上还没有中国的声音。

2、我国科技期刊的内忧

2.1 科技期刊功能的弱化与异化

1)功能的弱化。期刊已有400多年的历史, 传承优秀文化、推动人类进步是期刊不可推卸的责任。科技期刊不仅承担着确认科学发现优先权、传播科学知识、积累科学文化、促进成果转化、引导科技创新的重任, 还承载着学术评价、学科建设、学风净化、人才培养、交流合作等重要功能, 拥有引领科研方向、凝聚科技力量、汇集创新成果的科技制空权。

而目前, 科技期刊记载科学发现、促进科学交流的功能逐渐弱化。具体表现为:

1)科学发现优先权、学术规范、同行评议是学术期刊运行的核心规则, 然而,近年来由于大环境的改变和经营压力的增加, 使得部分科技期刊的唯利运作破坏了期刊的公信力。

2) 淡化了为读者及作者服务、提供学术交流平台的主要目的, 本末倒置地以学术评价功能为主, 弱化了其他功能。科技期刊的读者群日渐萎缩。在国内杂志发表文章的人基本不看、不引用我们自己的杂志; 而看我们杂志的人又难以在这些杂志上发表文章。就作者方面而言, 真正用于学术交流的比例明显下降, 因而有用信息少, 可以学到的知识不多。

2.2功能的异化。

科研成果量化考评方法的推广、科技期刊量化指标的引入, 期刊界对数据库收录、相关引证指标、核心期刊等重视程度的日益提高, 在一定程度上激发了科技期刊的发展动力。与此同时, 受社会转型、市场经济、学术浮躁、量化评价等诸多因素的影响, 科技期刊的功能也在被异化。每年1次中国科学技术信息所指标发布时, 出席会议的机构代表数已远远超过期刊出版人。同时, 学术评价的扭曲, 以数据论英雄, 以期刊影响代论文质量, 更加剧了这种状况。总被引频次、影响因子等, 可从不同侧面、不同程度上反映科技期刊的学术质量, 但却不能完全代表其影响力。这些指标近年却成为中国基金申请、职称评定、学位申请等各种与学术评价相关的重要指标。在长官意志、俗人得志、匹夫夺志??的现状中, 众多期刊不得不随波逐流, 不择手段地提高期刊的评价指标, 被更多数据库收录成为部分办刊者的唯一追求。科技期刊功能已经被异化为学术评价的主要手段。

2.2科技期刊的生存土壤

1)我国对科技期刊的投入不足。中国正由科技大国走向科技强国, 科技发展进入重要的跃升期。虽然在高新技术领域取得较大成就, 但在繁荣之下也存在诸多问题。就目前来看, 我国科技期刊的发展水平的确与我国的科技发展水平不相匹配, 对中国科技期刊的投入与支持亦远远落后于中国科技的举国发展。“十一五”期间, 中央财政科技投入保持了20% 以上的年均增速: 基础研究投入稳定增长, 2010年国家973计划经费达30亿元, 为2005年的5倍; 国家重点实验室稳定支持经费达30亿元;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经费达103亿元, 为2005年的4倍。然而, 迄今为止尚缺乏国家层面的期刊发展基金, 中国科协、中国科学院、国家基金委等部委的有限支持尚难以资源共享。同时, 由于科技出版的小众化、专业化, 商业机构不愿介入, 国家投入应成为科技期刊发展的主要支柱。

2)科研工作者对科技期刊的支持欠佳。科研论文是科技期刊的基础, 论文质量是期刊生存、发展的根本。但在目前学术浮躁的情况下, 各种日趋明显的表现, 例如科研工作不严谨, 简单重复西方工作, 文章匆忙发表或拆分发表, 学术腐败和学术不端行为频发, 等等, 严重干扰了正常出版秩序。另一方面, 优秀稿件的外流是多数中国期刊尤其国内名刊之痛。部分作者对外认真对内挑剔, 大部分稿件为评职称而写, 学术浮躁导致学术不端加剧, 爱国的热情下降。以“中华病理学杂志”为例, 作为国内病理学专业的顶级期刊, 现作者群的主体为一般医院的科研人员, 原国内顶级医院作者群科研究成果大部分流向国外。在国外学术期刊节节上升的影响因子中, 来自中国学者的贡献颇大。

在信息化、网络化高速发展的时代, 人们的发表途径与形式愈来愈多样化, 科技期刊以同行评议作为标志性行为的特征更加凸显。而同行评议的质量依赖审稿专家的付出与奉献。多年来, 国际惯例中专家审稿是无偿或微偿劳动, 他们的劳动可获得2项回报: 对其学术地位的认可; 第一时间接触到一些最新的科学思想和科学发现。而目前, 学术地位的认可方式已多样化, 有更为快捷便利或与经济利益密切相关的方式; 同时, 网络的即时性也让接触新研究的优势几近丧失。稿件的数量增多让审稿工作量骤增, 稿件的质量下滑使得审稿的愉悦性下降, 社会的现实又让审稿专家可能同时兼顾多项工作, 审稿质量下滑已成大趋势。如何加强科技期刊同行评议的质量控制已成为近年科技期刊学研究的热点。

2.3科技期刊的管理与运营

1)国家管理体制。我国的出版管理体制具有浓厚的计划经济色彩, 即出版单位受到党和政府的严格管理, 运营机制行政化。在很长的一段时间内, 这种管理的特质无法消除, 垄断与计划的影响可能都会大于市场选择。期刊目前采取的是国家行政管理部门审批下的特许经营方式, 刊号资源成为最为稀缺的资源, 不以市场需求扩增或缩减。科技期刊的发展严重滞后于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

长期以来, 中国期刊出版偏重教育、大众出版, 而对学术、专业出版的服务功能及其重要性还认识不足,科技期刊在出版业和国家科技文化战略中的科学定位尚未形成共识。在我国, 制定与出版相关的法律法规未引起国家足够重视。近年来国家各部委相关政策在客观上起到了鼓励稿件外投, 追求数量上的大跃进, 过分强调期刊评价指标和过分偏重英文版的效果。

发达国家对期刊的管理方式或可借鉴。美、英、德、荷、日等5个期刊大国的政府部门均不设立专门的出版管理机构, 而是运用市场经济杠杆对出版业进行宏观调控, 运用法律规则进行必要干预。政府的作为表现在为出版业提供完善的市场和法律环境, 让出版业在市场规则下自由竞争, 发展壮大。国外涉及出版业的法律主要有3个方面: 一是宪法、出版法、刑法等;二是著作权法; 三是有关出版物生产、销售方面的法律法规。西方国家调控出版的经济制度主要有税收制度、借贷制度、资助和补贴政策、基金制度、出版物价格制度、稿酬制度、出版物邮寄发行优惠政策等。

2)转企改制。目前我国科技期刊数量多但质量不高, 管理分散, 不具备独立经营的基本条件。科技期刊经营拓展能力有限, 2006年度中国科协所属科技期刊每刊期均发行3500册; 35.8%的编辑部广告年收入为0, 仅有23.0%的编辑部高于20万元。在经营模式方面, 中国科协期刊有57.7%的编辑部单个独立经营, 27.0%是一个主办单位下多种期刊的小规模集成经营。在经营项目方面, 88.9%的期刊选择发行为主要经营项目, 其他主要经营项目依次有广告57.5%,版面费46.5% , 学术会议20.3%等。

转企改制是我国近几年出版业发展的重中之重,但改革是一种途径, 并非目的。如何有利于我国出版产业的发展才是终极目的。目前的管理体制确实亟须改变, 但转企改制是不是适合绝大部分科技期刊仍需探讨。对整个文化、出版产业而言, 有人认为这是被垄断着的最后一块领地, 可能释放出更多的能量; 或者认为全球进入文化创意时代和文化产业时代, 作为文化产业基础和源泉的出版业, 整个市场走势看涨。但理论与现实之间往往还有很深的鸿沟需要跨越, 已先行改制的出版集团并非全部展现出蓬勃之势。科技期刊改制的成功典范为北京卓众出版有限责任公司, 但其运营模式对众多学术期刊而言尚难以效仿。

3)运营机制。发行收入下降, 版面费成为部分科技期刊收入的重要来源, 多种经营开展得不好, 这些是中国科技期刊运行的基本状况。以中华医学会大楼内出版杂志为例, 2010年是实行目标管理责任制及成本核算的第5年, 利润增长保持在30% 左右, 总利润创历史最高水平。但在期刊运营方面, 医疗广告和学术论文收取版面费等政策的不确定性, 人事制度改革以及如何与社会保障体系的衔接, 数字出版的冲击等等,都对其提出了新的挑战。拓展经营渠道、提高可持续发展能力已成为当务之急。

出版市场日益国际化, 方式网络化、电子化, 内容专业化, 发表即时化是国际出版的主流趋势。国外科大致归纳为3类: 出版集团出版, 学术团体或高校、科研机构出版, 以及期刊社出版。期刊编辑部趋于专业化运作, 被逐渐分化为2种类型: 一是加盟出版集团,与出版集团形成分工关系; 二是组成专业期刊集群, 寻求规模效应。从发展趋势看, 集团化将成为我国科技期刊与国际期刊出版缩小差距的必然选择。目前, 一些科技期刊出版单位已在组稿、编辑、出版、印刷、营销、广告经营、财务管理等方面探索并实践着集群化模式, 但大多存在集而不团问题, 从数量规模向质量效益转变的阶段性目标还远未实现。集团未形成有效运作机制, 小作坊联合体仍较为普遍。

还应引起我们注意的是, 依据科技期刊的固有特点, 应读者作者编者一体化运行, 但现在这一链条断裂是大多数科技期刊的共同困惑, 编者与作者普遍为利益关系, 编者与读者基本互不了解, 供求未形成有效运转链条。科技期刊出版者思想僵化, 期刊风格多年不变, 经营拓展欠缺, 期刊可读性差, 对读者、作者吸引力不足, 也是未形成有效链条的原因之一。

2.4新型出版形式的冲击

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 使信息的生产模式、传播方式、传播速度、覆盖范围和应用方式等都发生了革命性的变化, 这是对期刊整个编辑业务流程、编排格式体例、出版传播方式的一种革命性的整合和再造, 而科技期刊高素质的读者作者编者队伍决定其对数字媒体的依赖性更强。

我国数字出版具有以下特点: 1)以加速度方式演进; 2)打破行业界限, 扩大了出版的外延; 3)具有海量存储、及时性、开放性、多媒体性等特点。

但中国的科技期刊对于如何把现有的内容优势转化为信息化条件的传播优势还缺乏可行的手段, 也未找到切实可行的经营模式。与此同时, 国家对各种媒体形式的管理壁垒依然存在。目前, 国际主流科技期刊已全面实现编辑出版的数字化、网络化, 而我国尚处于起步阶段。与国外不同, 中国的科技期刊传统媒体并不是数字化发展的主体, 由于政策限制, 中国的传统媒体、电子媒体、网络媒体等呈现出互相割裂状态, 各方如何有效链接、合作仍在探索中。

2.5科技期刊出版人员队伍

与其他传媒业一样, 人才是科技期刊出版事业发展的核心。我国科技期刊出版产业人才结构失衡, 拓展型、经营型的人才缺失是科技期刊发展的瓶颈。建立健全人力资源管理机制, 打造专家学者型采编人才队伍, 培养高素质复合型传媒经营管理人才, 培养多媒体高精尖融合型技术人才, 选拔能够把握传媒全局的通才型高层职业经理人, 是未历与职称均较高, 且硕士以上学历的编辑人员在逐年增长。但科技期刊的编辑部大多挂靠在相关研究机构, 存在的普遍问题是在以科研为主的机构中被边缘化, 普遍待遇不高, 职称和学术评定等相对滞后, 从而导致工作主动性和责任心下降, 组稿及导向能力下降,真正为读者和作者服务的意识不强。

期刊编辑与管理人才是精品科技期刊长期发展的首要保证。创办精品期刊, 首先要具有先进的办刊理念, 要有高素质的办刊人员。而中国科技出版尚缺乏完善的编辑人才培养机制。目前国内很多科技期刊的主办单位、主管单位、编委、编辑等不同群体之间责、权、利不明晰, 主编和编委的挂名现象十分普遍, 难以全心全意将期刊做大、做强。

2.6出版语言的限制

在信息化社会, 世界已经变平, 中国的科技期刊出版要获得与大国身份相适应的国际地位, 就必须具备全球眼界, 顺应世界科技期刊发展潮流, 融入全球科技期刊出版体系。语言是学术认同和文化认同的重要载体, 中文科技期刊服务于本土与服务于全球(国际化)很难两全。

英语仍为当前国际科技交流的主要语种, 世界上近70%的科技论文用英文发表, 期刊语种通用化有利于全世界读者阅读和国际检索机构收录。中文科技期刊囿于语种限制, 是其无法突破的瓶颈。在万方数据2008年的调查中, 国内医药卫生领域英文期刊仅为28种, 占所有调查期刊的2.6%, 数量不多, 学术水平一般, 但我国英文版医药类期刊被国际检索系统收录的情况远好于我国的生物医药类期刊整体。

3、我国科技期刊的外患

3.1优秀稿源大量外流

1) SCI的误导。由于研究评价中的不良导向, 国内优秀科研成果大量流向国外科技期刊发表, 从而导致了国内外期刊在稿源上存在着不公平的竞争环境。如李明德等报道, 中国科学院的260种学术期刊基本涵盖并反映了我国自然科学各个学科领域, 并被国内各学科研究人员认为是代表中国学术最高水平的期刊, 特别是中国科学系列、科学通报、CellResearch、植物学报等在我国未引入SCI评价指标系统以前, 发表的研究论文基本上代表当时中国科学研究的最高水平。但自1997年中国科学院试行国家创新工程引入SCI评价指标系统后, 国内大量高水平研究成果外流于国外SC I源期刊发表, 导致中国科学院学术期刊的报道没有充分反映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的成果, 不能完全反映中国最高学术研究水平, 使得期刊的发展速度滞后于中国科学院科研的发展速度。

付晓霞等研究了SCI收录期刊对我国医学期刊的影响, 其数据显示, 2000-2009 年SCIE收录的期刊刊出我国医学论文由2000年的3774篇增加到2009年的20777篇, 增长了4.5倍。仅2009年在SCIE收录期刊上发表的论文就相当于国内69本月刊(以每刊年刊出300篇文章计)容量的总和。

不可否认, 在未建立新的更好的评价体系之前, 世界科学界仍将SCI源期刊的影响因子作为论文和期刊学术质量的一个重要评价标准, 合理应用的确对中国的科技期刊发展起到了一定的促进作用。但目前的一些评价, 包括期刊评价和科研绩效评价不但不利于期刊的市场化运作, 反而对期刊发展造成了较大的干扰。我国的精品科技期刊战略的实施, 应建立在科学的期刊评价体系基础之上, 尽可能地回避和平抑盲目追求SCI所带来的优秀稿件外流的局面, 应着力促使相关部门修订某些不合理的评价标准, 在评职称、科研基金申请、硕士点博士点申报、各类科技奖申报等评估活动中, 应将在中国精品科技期刊上发表的论文与在国外SCI源期刊发表的论文同等对待。

2)跨国出版集团对优秀稿件的掠夺。对我国科技期刊而言, 面临严峻的国际竞争态势, 国际寡头出版公司占据了主要出版市场, 如爱思唯尔占全球科技和医学期刊出版市场份额的27.8% 。超级国际出版集团扎堆在中国挑选优秀期刊加入其集团, 他们不仅将中国看作市场, 更看成科研成果和优秀论文的来源地。由于某些政策的导向, 使优秀稿件倒贴钱还蜂拥而上,入库后再以高价卖回给中国的科研机构, 当前国外出版巨头在国内两头赚钱的买卖, 可算是市场经济时代的一个奇迹。

3.2国际科技出版日趋集团化、垄断化

1)大型出版集团全球化发展策略。科技期刊出版呈现日趋集中态势。于媛等人曾依据美国ULRICH (收录世界范围内期刊最多的检索工具)数据分析, 2002-2003年其收录18 682种学术期刊, 国别涉及135个国家, 但美、英、德、荷兰4国期刊占52.1%。国外大型出版集团已经历过兼并重组、跨国经营的过程。国际期刊出版日趋集中, 如全球科技医学出版市场每年产值是20亿美元, 2000多家出版社出版2万3000多种期刊, 而爱思唯尔则出版了其中的2300多种, 占10% , 全球每年以英文出版的研究性文章26%来自爱思唯尔。

世界著名出版集团均已突破国家属地出版和市场的概念, 多采用期刊资源国际化策略, 不仅作者、编者和审稿专家国际化, 而且科技出版后台(包括基础设施、编辑部及物流等)全球化, 可以利用全球最优秀的资源, 大大节约成本, 提高效率, 爱思唯尔、威科等正是利用全球化的资源和市场定位, 才得以位居世界大出版公司的前列。

2)中国的科技出版在国际上还没有话语权。无论是单种期刊还是具有简单集团雏形的系列出版, 均不具备和世界同行竞争的实力, 科技出版的话语权由国际大型出版集团掌控。国外期刊和数据库的定价为大托拉斯垄断。2008年, 国内名校被迫接受了爱思唯尔年均15%的提价方案。国外科技期刊的垄断性、掠夺性发展让中外科技期刊的差距更加扩大。

3.3在对外合作中我们的根本利益没有得到保证

随着经济和信息的全球化、科技、文化、经济一体化的不断推进, 中国科技期刊出版面临的市场竞争日益激烈。这种竞争具体表现在人才博弈、资本博弈、理念博弈等方面, 其核心是争夺科技话语权、优质出版资源和期刊市场份额。中国大多数科技期刊国际化程度较低, 知名度和影响力也不高《中国科学》《科学通报》总主编朱作言院士指出: “中国期刊多而不强, 优秀稿源外流严重, 我国科技期刊远远不能为我国的科研成果提供有竞争力的交流和展示平台。”面对内外夹击日益严峻的生存竞争局面, 部分期刊选择与国外大型出版集团合作。中国期刊想通过合作提高国际认可度、显示度和影响力, 但双方实力的差距无法达成平等互利的合作局面。结果常常是帮助国外出版集团拓展了国内市场, 而中国科技期刊的国际竞争力和市场占有率仍在原地徘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