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新闻

浅谈研究生毕业与论文发表

2014年04月02日 | 作者: admin | 分类: 行业新闻

最近网络上就“研究生毕业与论文发表挂钩”这一现象的讨论热火朝天,大家各抒己见,似乎有一边倒的势头。我却觉得这个问题不能一刀切。研究生是否一定要发表文章才能毕业?不能简单地以“ 是”或“否”来回答。我们应该全面衡量其必要性和可行性。首先,我们应该看到:研究生(特别是博士生)读研期间发表论文是“需要”的。

1、评价高校科研水平的需要

我国的高等院校是开展科学研究和培养高级专门人才的重要阵地,他们的研究水平和创新能力对全国的影响是极其巨大的。目前,高校科技正在迅速成为我国科技创新、特别是基础研究的主力军。而高水平大学人才培养的重要方式之一就是科技活动,社会对人才的规格也提出了新的要求,要求高校培养的人才能尽快进行创新活动。因此,高校的科技创新能力在综合实力评价中占据重要地位。目前我国高校多采取以数量统计为依据的考核方法,它是以量化指标为基础的。高等学校科技创新能力评价指标体系主要包括科技投入和科技产出,而科技产出就涉及每年发表高质量的科技论文数。但是,我们知道,高校的教师队伍是相对稳定的,仅仅依靠他们来发表文章是不可能的。

2、国外继续深造的需要

我们知道,大部分美国研究生申请分两轮。通常第一轮主要看硬件条件,如TOEFL、GRE、CV、个人陈述(PS或SOP),推荐信、获奖情况、实习或工作经验;而第二轮注重于实验室工作或研究经验和论文发表情况。做过若干实验,获得研究成果才是获得offer的关键。那时如果已有论文发表将会很有帮助;不管发表于什么类型的刊物,只要有些技术含量即可。当然发表论文的杂志水平越高(通常以影响因子来判断),对申请者的帮助就越大。

3、评比奖学金的需要

研究生就读期间可参评的奖学金种类不少,其中相当多的奖学金,特别是大额奖金,有没有发表论文是一项重要考量指标。以广东省中山大学为例,医学院研究生在不同学期可申请的奖学金就有:中山大学优秀研究生奖学金、南粤优秀研究生奖学金、广东柯麟医学教育基金优秀学生奖学金、千金药业奖学金等十种之多。其中有的奖学金明文规定需要论文发表,如广东柯麟医学教育基金优秀学生奖学金要求“在学期间,在国家级刊物上发表论文两篇以上”;南粤优秀研究生奖学金要求“博士研究生在攻读博士学位期间(不含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应至少在本专业核心刊物上公开发表论文3篇以上;硕士研究生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应至少在本专业核心刊物上公开发表论文1篇以上。发表论文均指第一作者发表的论文(若为第二作者,其第一作者只能是其导师)。”;中山大学优秀研究生奖学金要求“评选年度有科研成果(发表科研论文、获得专利或技术成果等)”等。即使没有明文要求发表论文,但也指出“已发表学术论文者优先”。

其次,既然研究生发表论文是“ 需要”的,那么,学校是否要硬性规定“ 研究生毕业前必须在公开学术刊物上发表一定数量的论文,否则不予答辩、授予学位”呢?。我认为,这应该充分考虑研究生就读的高校水平及所学专业。

对于重点院校,特别是其中的博士生必须要将“研究生学位与发表论文挂钩”,在量上可以不作规定,但必须要求论文的质量,即核心期刊或SCI杂志(因专业不同而有所区别)。如北京大学要求“博士生在申请学位前,一般应以北京大学名义第一作者身份(导师为第一作者时本人可以第二作者)在国内核心刊物或国际重要刊物上至少发表或被接受发表2篇论文。未达到要求者,一般不接受其学位申请” 。南开大学要求“博士研究生在学期间应在核心期刊上至少发表两篇论文,核心期刊范围依照《南开大学中文核心期刊表》确定” 。

对于硕士生,有些专业如果要求发表论文才能毕业就有些不符合现实而强人所难了;也因此才有电子科技大学计算机软件学院对研究生培养方案做出重要调整的举措。从2007级硕士研究生开始,学院“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信息安全”学科不再将硕士生公开发表学术论文作为申请硕士学位论文答辩(学位授予)的必备条件。

如此的要求也使得不少同学大呼“好大压力”。这种压力一是来源于经济上的:因为发表文章需要版面费,而文科类导师的科研经费少,所以需要学生自己承担。那么学校是否可以给予一定范围内的补助或者不再有数量上的规定,既然知道“钱多就可以发表”,那么这样“高价”的论文还能有什么价值呢?而另一方面的压力是来源于心理的:因为担心自己做不好实验、写不好论文而无法按时发表,不能正常毕业的心理在作祟。学校肯定是要给予学生一定的学习任务的。对于高校而言,毕业论文或论文发表就是学习任务。有学者作了一关于《学生学习动力的十大因素及其培养》的调查,发现其第一因素就是学习任务(来源于灞桥区教育网)。没有学习任务就构不成任何学习活动,但是学习任务是由社会赋予学生的,是一个外推力,它首先使学生产生一种压力感。“有压力才有动力”,压力太低就难以转化为有效的内驱力,学生就会“混日子”了。正如有的学生认为上了大学就轻松了,不必像上高中时那样刻苦了,因此而影响到他们学习的自觉性和主动性,影响到他们的学习方式和学习行为,也才有了“60分万岁”的现象。同样,如果研究生在学习过程中没有一定的学业压力,那么肯定也不会“辛苦”工作“, 享福”又有谁不会?又有谁嫌多呢?

现在,有的专家提出应该取消研究生发表论文的指标,要取消“SCI束缚”。至于如何考评研究生的工作,又有专家认为应该效仿国外,比如可以让每个研究生每二周向所有同学和老师汇报一次工作进展,以此来评价学生的研究工作。不能不说他们说得没错,但是,在现行的考核制度和教育体制下,您认为这可行吗?似乎有些“ 超现实”吧!我们可以向这个目标不断努力,然而要“一刀切”地马上实施绝对不可能。

总之“, 研究生毕业与论文发表挂钩”不是一个简单地学校行为,它是现行考核制度和教育体制的必然产物,不能简单地说其“对”或“不对”就决定它的“归宿”。“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我们的教育体制中存在着不少弊端需要纠正,但是如何“量体裁衣”也是一门很大的学问,不是简单地一句话就可以解决的。